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电梯作为现代建筑中不可或缺的垂直交通工具,其数量和使用频率持续攀升。电梯的安全性、稳定性及能效水平,已成为衡量城市基础设施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指标。近日,国家电梯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发布最新数据显示,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电梯能效评估中,河南省新密市电梯整体能效标准已跃居全国前十,标志着该地区在电梯节能技术应用、运行管理及政策推动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新密市地处中原腹地,是河南省重要的工业城市之一。近年来,新密市高度重视电梯能效提升工作,将其作为城市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抓手。在政策引导、技术升级和管理优化等多方面协同发力下,新密市电梯行业实现了从“重数量”向“重质量”的转变,能效水平稳步提升。
在政策支持方面,新密市出台了《电梯节能改造与能效提升实施方案》,明确了电梯能效提升的总体目标和阶段性任务。方案提出,到2025年底,全市在用电梯能效等级达到二级以上的比例要超过80%,新建住宅电梯全面采用高效节能型产品。同时,市政府设立专项资金,对积极参与节能改造的物业公司和电梯使用单位给予财政补贴,极大激发了企业和社会资本投入的积极性。
在技术应用方面,新密市积极推动电梯节能技术的普及与创新。目前,全市范围内已有超过60%的电梯采用永磁同步曳引机、能量回馈装置等先进节能技术,大幅降低了电梯运行过程中的能耗。此外,部分高端住宅小区和商业综合体还引入了智能化电梯管理系统,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对电梯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测与优化调度,进一步提升了电梯的运行效率和能源利用率。
在管理机制方面,新密市建立了电梯能效评估与信息公开制度。依托国家电梯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的技术支持,定期对全市在用电梯进行能效检测与评估,并将评估结果向社会公开,接受公众监督。这一举措不仅增强了电梯使用单位的责任意识,也促进了电梯维保企业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形成了良性竞争的市场环境。
值得一提的是,新密市在电梯能效提升过程中,特别注重老旧小区的节能改造工作。针对部分老住宅小区电梯设备老化、能耗高等问题,市政府联合多家电梯制造和维保企业,开展“电梯节能惠民工程”,优先对使用年限较长、能耗较高的电梯实施节能改造。截至目前,已完成改造项目超过200台,平均节能效果达到25%以上,切实提升了居民的出行体验和生活质量。
国家电梯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在评估中指出,新密市电梯能效水平的快速提升,得益于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企业的积极参与以及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此次能效排名进入全国前十,不仅是对新密市电梯行业发展的充分肯定,也为其他城市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未来,新密市将继续深化电梯能效管理工作,推动电梯行业向智能化、绿色化方向持续发展。一方面,将进一步完善电梯能效标准体系,探索建立电梯全生命周期能效管理制度;另一方面,将加强与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的合作,推动电梯节能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努力打造全国电梯能效示范城市。
总体来看,新密市电梯能效标准进入全国前十,标志着我国电梯行业在节能减排方面迈出了坚实步伐。这不仅是技术进步的体现,更是城市治理能力和公共服务水平提升的重要标志。随着“双碳”目标的持续推进,电梯作为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能效水平的提升将在构建绿色低碳城市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Copyright © 2002-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