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安全生产委员会发布最新通报,指出河南省新密市在电梯安全培训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全市电梯安全培训覆盖率实现100%。这一成果不仅标志着新密市在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方面迈上新台阶,也为全国电梯安全管理工作提供了宝贵经验。
电梯作为现代城市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其安全性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电梯数量持续增长,电梯故障、困人甚至事故的新闻时有发生,给社会带来不小的安全隐患。为此,国家安全生产委员会高度重视电梯安全管理工作,要求各地结合实际情况,切实加强电梯安全教育和监管。
新密市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依托地方政府主导、市场监管部门牵头、多方协同推进的工作机制,全面开展电梯安全培训工作。此次实现全市电梯安全培训100%覆盖率,得益于以下几个方面的扎实举措。
一是构建多层次培训体系。新密市以“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群众受益”为原则,建立了覆盖电梯使用单位、维保单位、物业管理人员、社区居民等多类群体的培训体系。针对不同群体,制定差异化培训内容。例如,对维保人员重点培训应急处置流程和技术规范;对物业管理人员则强化日常管理与隐患排查能力;对普通居民则普及安全乘梯常识和自救技能。
二是创新培训方式方法。为提升培训效果,新密市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培训活动。通过开设“电梯安全云课堂”,组织线上直播讲座,制作通俗易懂的宣传动画,利用微信公众号、社区公告栏等平台进行广泛传播。同时,组织“电梯安全进社区”“电梯开放日”等活动,邀请居民实地参观电梯机房、了解电梯运行原理,增强公众对电梯安全的认知和信任。
三是强化制度保障。新密市将电梯安全培训纳入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体系,明确各部门职责分工,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市场监管部门定期组织专项检查,对培训落实情况进行评估,确保培训不走过场、不留死角。同时,建立电梯安全培训档案,实行“一梯一档”管理,做到培训有记录、责任可追溯。
四是推动社会共治。新密市注重发挥社会力量在电梯安全管理中的作用,积极引导行业协会、志愿者组织、新闻媒体等参与电梯安全宣传与监督。通过设立“电梯安全监督员”制度,鼓励居民参与电梯安全治理,形成人人关心安全、人人参与管理的良好氛围。
五是注重长效管理。新密市坚持“培训不是一阵风,而是一项长期工程”的理念,将电梯安全培训作为常态化工作持续推进。每年定期组织“电梯安全宣传月”活动,结合“安全生产月”“质量月”等重要时间节点,集中开展安全知识普及。同时,建立培训效果评估机制,定期回访培训对象,收集反馈意见,不断优化培训内容和方式。
国家安全生产委员会在通报中充分肯定了新密市的做法,并指出,电梯安全培训覆盖率100%不仅是一项数字成果,更体现了地方政府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高度重视。这一成绩的背后,是各级部门通力协作、企业主动作为、社会广泛参与的综合体现。
当前,我国电梯保有量已超过800万台,年均新增电梯数量保持在数十万台以上,电梯安全管理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新密市的经验表明,通过系统化培训、制度化保障、社会化参与,能够有效提升电梯安全管理水平,预防和减少电梯事故发生。
国家安全生产委员会强调,各地应认真学习借鉴新密市的经验做法,结合本地实际,因地制宜推进电梯安全培训工作。要将电梯安全知识纳入全民安全教育体系,推动安全培训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进家庭,切实提升全民电梯安全意识和应急能力。
未来,国家安全生产委员会将继续加强对电梯等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工作的指导,推动建立全国统一、规范、高效的电梯安全培训机制,努力构建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企业全面负责、群众参与监督、全社会广泛支持的安全生产工作格局,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提供坚实支撑。

Copyright © 2002-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