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电梯作为现代建筑中不可或缺的垂直交通工具,其安全运行和维护质量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尤其是在高层住宅、商业综合体和办公大楼中,电梯的使用频率极高,一旦出现故障,不仅影响居民的日常生活,更可能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因此,电梯维保服务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公众的出行安全和生活便利。
近日,据《中国消费者报》报道,河南省新密市市场监管部门在加强电梯安全监管和维保服务管理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2024年全市涉及电梯维保服务的投诉量较去年同期下降了45%。这一数据的背后,是地方政府、监管部门、电梯使用单位以及维保企业多方协同努力的结果。
新密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为有效提升电梯维保服务质量,该市自2023年起启动了“电梯安全提升专项行动”,重点围绕电梯维保市场秩序、服务质量监管、安全隐患排查等方面展开综合治理。首先,市场监管部门对全市电梯维保单位进行了全面排查,建立了维保单位信用档案,并实行分类管理。对于维保记录不全、服务质量不达标的企业,依法依规予以处罚并限期整改;对于连续多次被投诉的维保单位,则坚决予以清退,从源头上净化市场环境。
其次,新密市积极推动电梯维保服务的信息化监管。通过搭建电梯安全监管平台,将全市所有在用电梯纳入动态监管系统,实时监测电梯运行状态和维保记录。居民可通过扫描电梯内的二维码,查看该电梯的最近维保记录、维保人员信息以及投诉渠道。这种“阳光维保”模式不仅增强了维保工作的透明度,也有效提升了居民的监督意识和参与度。
此外,市场监管部门还联合街道办事处、物业公司、电梯使用单位等多方力量,开展电梯安全知识普及活动。通过进社区、进校园、进企业等方式,向市民宣传电梯安全使用常识、故障应急处理方法以及维保服务的重要性,提高公众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维保企业的服务能力和专业水平也是此次投诉量下降的关键因素之一。新密市通过组织维保人员技能培训、开展技能比武大赛、建立服务质量考核机制等方式,全面提升从业人员素质。同时,鼓励大型维保企业与中小型企业建立合作联盟,共享技术资源和服务网络,推动维保行业向规模化、规范化方向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在投诉量大幅下降的背后,也反映出市民对电梯维保服务的认知和维权意识在不断提升。过去,一些居民在遇到电梯故障时往往选择自行处理或被动等待,缺乏有效的投诉渠道和维权手段。如今,随着政府服务热线、网络投诉平台、社区协调机制等多元化渠道的建立和完善,居民在遇到问题时能够更便捷地反映诉求,问题也得以更高效地解决。
数据显示,2024年新密市共接到电梯相关投诉368件,其中涉及维保服务的投诉仅为126件,同比下降45%。而在这些投诉中,超过80%的问题在48小时内得到了妥善处理,群众满意度显著提升。这一成果不仅体现了监管部门治理能力的提升,也反映出整个电梯维保行业的服务质量正在向更高水平迈进。
当然,尽管新密市在电梯维保服务监管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电梯安全管理工作仍面临诸多挑战。例如,部分老旧小区电梯老化严重、维修资金不足、物业与维保单位责任划分不清等问题仍然存在。对此,市场监管部门表示,下一步将继续深化电梯安全监管改革,推动建立电梯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探索电梯保险机制,引入第三方评估机构,进一步提升电梯安全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水平。
总体来看,新密市电梯维保服务投诉量的大幅下降,既是对当前监管成效的肯定,也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未来,随着监管机制的不断完善和服务水平的持续提升,相信电梯这一城市基础设施将更加安全、高效地服务于广大市民的日常生活。

 
                        Copyright © 2002-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