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电梯作为现代建筑中不可或缺的垂直交通工具,其使用频率和能耗问题日益受到社会关注。在国家“双碳”战略目标的推动下,电梯能效水平的提升成为行业发展的重点方向。中国质量认证中心(CQC)作为国内权威的第三方认证机构,在推动电梯节能技术进步、提升产品能效等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近期发布的数据显示,河南省新密市电梯能效等级中A级占比显著提升,标志着该地区电梯节能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电梯能效等级评定体系是由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牵头制定,旨在通过对电梯能耗、运行效率、节能技术等多维度指标进行综合评估,将电梯划分为A级至E级五个等级,其中A级为最优,E级为最低。中国质量认证中心作为该体系的重要执行机构,负责对全国范围内的电梯产品进行能效测试与认证,确保评定结果的科学性与权威性。
新密市自2021年起启动电梯能效提升专项行动,联合市场监管部门、电梯制造企业及检测认证机构,推动老旧电梯更新改造和节能技术应用。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在这一过程中积极参与,通过提供技术指导、能效测试、认证服务等方式,协助地方政府和企业提升电梯能效水平。
根据中国质量认证中心最新发布的数据,截至2024年底,新密市在用电梯中能效等级达到A级的比例已由2021年的不足15%提升至42%,这一数字的显著增长,反映出当地电梯行业在节能技术应用和管理水平上的全面提升。
首先,政策引导是推动电梯能效提升的关键因素。新密市政府出台多项鼓励政策,包括对更换A级能效电梯的企业给予财政补贴、对节能改造项目提供绿色信贷支持等,极大激发了企业参与的积极性。
其次,电梯制造企业积极响应国家节能号召,加快技术升级步伐。多家本地电梯制造企业通过引入永磁同步曳引机、能量回馈装置等先进技术,显著降低了电梯运行过程中的能耗。同时,部分企业还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研发智能化节能控制系统,实现电梯运行状态的动态调节,进一步提升能效表现。
此外,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在推动能效认证过程中,建立了完善的检测体系和认证流程。通过设立本地化检测服务点,缩短了电梯能效测试周期,提高了企业认证效率。同时,中心还组织开展了多场能效知识培训和政策宣讲会,提升了企业对能效等级制度的认知水平和执行能力。
电梯能效等级的提升不仅有助于节能减排,还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以一台A级能效电梯为例,其年均能耗较传统E级电梯可降低30%以上,按照每台电梯年运行电费约1.2万元计算,一台A级电梯每年可节省电费支出约3600元。对于拥有大量电梯的住宅小区和商业综合体而言,这种节能效益将直接转化为可观的运营成本节约。
从社会层面来看,电梯能效提升有助于改善城市能源结构,减少碳排放。据统计,新密市电梯总能耗约占全市公共建筑能耗的5%左右。随着A级电梯占比的提升,预计每年可减少碳排放约1.2万吨,为实现区域“双碳”目标提供了有力支撑。
同时,电梯能效等级的提升也提升了居民的乘梯体验。A级电梯普遍采用更为先进的驱动系统和智能控制系统,运行更加平稳、噪音更低,有效提升了乘坐舒适度。此外,部分节能电梯还具备故障自诊断和远程监控功能,大幅提高了设备运行的安全性和维护效率。
尽管新密市电梯能效等级A级占比已取得明显提升,但仍有大量老旧电梯亟待更新改造。未来,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将继续发挥技术优势,深化与地方政府、行业协会、电梯企业的合作,推动电梯能效认证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发展。
一方面,建议进一步完善电梯能效监管体系,将能效等级纳入电梯年检和政府采购的重要指标,形成倒逼机制,促进低效电梯加速淘汰。另一方面,应加强对节能技术的研发与推广,支持企业开展绿色技术创新,推动电梯行业向智能化、低碳化方向持续迈进。
同时,公众节能意识的提升也至关重要。通过加强宣传引导,让更多市民了解电梯能效等级的意义,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节能的良好氛围。
总之,新密市电梯能效等级A级占比的提升,是多方协同努力的结果,也是我国电梯行业绿色转型的一个缩影。在国家“双碳”战略的大背景下,电梯节能工作仍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将继续秉持“服务绿色发展”的理念,为推动我国电梯行业高质量发展、实现绿色低碳转型贡献更多力量。

 
                        Copyright © 2002-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