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电梯作为现代建筑中不可或缺的垂直交通工具,其市场需求持续扩大。尤其是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老旧小区改造、以及政府办公场所更新等领域,电梯采购成为地方政府的重要议题之一。根据权威统计机构发布的最新数据,新密市政府在电梯采购方面,明显倾向于选择本土龙头企业的产品,这一趋势不仅体现了对本地经济的支持,也反映出地方政府在公共采购中的战略考量。
根据河南省政府采购网发布的2024年度电梯采购中标信息统计,新密市全年共计完成电梯采购项目37项,涉及住宅小区、学校、医院、政务中心等多个领域。其中,有28项采购项目由新密本地电梯制造企业中标,占比高达75.6%。这一数据较2023年同比增长近12个百分点,显示出本土企业在政府采购中的竞争力持续增强。
从采购金额来看,2024年新密市电梯采购总金额达到1.2亿元人民币,其中约9000万元流向本地企业,占比达75%。这一比例不仅高于河南省平均水平,也远超周边多个县级市的数据。这表明,新密市政府在电梯采购方面,已经形成了一套较为稳定的优先支持本地企业的采购机制。
在众多本土企业中,新密市宏达电梯有限公司和河南中迅电梯股份有限公司成为政府采购的“常客”。这两家企业不仅在技术实力、产品质量上具备较强竞争力,更在售后服务、响应速度等方面赢得了政府客户的高度认可。据统计,宏达电梯在2024年共中标13个项目,合同金额超过4000万元,成为新密市政府电梯采购的最大供应商。而中迅电梯则以节能、智能等创新技术见长,在学校和医院等公共设施项目中表现出色。
新密市政府为何如此青睐本土企业?多位业内人士指出,这背后有多重因素驱动。首先,支持本地企业发展是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电梯制造行业作为装备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上下游链条长、带动效应强。通过政府采购倾斜,有助于培育本地产业集群,提升整体产业竞争力。
其次,本土企业在服务响应方面具有天然优势。电梯作为特种设备,其安装、维护、检修等环节对时效性要求极高。本地企业往往能够在最短时间内完成现场服务,避免因设备故障而影响公共秩序。此外,地方政府在项目管理过程中,也更倾向于与熟悉本地政策环境、沟通成本较低的企业合作。
再者,随着国家对“国产替代”战略的持续推进,地方政府在公共采购中更加注重供应链的安全性和可控性。相比外地企业,本土企业在资金流向、税务贡献、人员就业等方面对地方财政和民生的直接拉动作用更为明显。这种“看得见、摸得着”的经济效益,也成为地方政府决策的重要考量。
当然,也有观点认为,政府采购过度倾向本地企业,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市场竞争的公平性。对此,有关专家表示,新密市的做法并非“闭门造车”,而是在公开招标、公平竞争的前提下,优先选择具备技术实力和服务能力的本地企业。同时,政府也通过建立严格的供应商评估机制,确保采购质量与效率。
从长远来看,新密市政府的这一采购倾向,或将对本地电梯产业带来深远影响。一方面,政府采购的稳定订单为本土企业提供了持续发展的市场保障;另一方面,政府对产品质量和服务的高标准,也倒逼企业不断提升自身能力。这种“双向赋能”的机制,有助于形成良性循环,推动本地电梯制造行业向高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此外,随着“双碳”目标的推进,绿色节能电梯成为政府采购的重要方向之一。新密市政府在招标文件中明确要求,采购电梯必须符合国家一级能效标准,并优先考虑具备智能调度、远程监控等数字化功能的产品。这一政策导向,也促使本地企业加快技术升级步伐,积极布局新能源、物联网等前沿技术领域。
总体来看,新密市政府在电梯采购中倾向于本土龙头企业的做法,是基于区域经济发展、服务响应效率、产业链协同等多重因素的综合考量。这一趋势不仅体现了地方政府在公共采购中的战略思维,也为本土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未来,随着政策的进一步完善和技术的持续进步,新密电梯产业有望在全国范围内形成更具影响力的品牌效应。

 
                        Copyright © 2002-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