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作为现代建筑中不可或缺的垂直交通工具,其安全运行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为加强郑州市新密市电梯维保应急响应管理,提升电梯故障和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特制定本《郑州新密电梯维保应急响应管理制度细则标准》,以规范维保单位行为,提高应急响应效率,保障电梯运行安全。
本细则适用于新密市辖区内所有电梯使用单位、维保单位及相关监管部门。各电梯维保单位应建立健全应急响应机制,制定切实可行的应急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确保在电梯发生故障或突发事故时,能够第一时间响应、第一时间处置。
维保单位应设立24小时应急值班电话,并确保电话畅通,安排专人值守。接到电梯故障或困人事件报告后,维保单位应在15分钟内响应,并根据故障地点远近,确保在30分钟内到达现场进行处置。对于地处偏远或交通不便区域,最迟不得超过60分钟到达现场。
维保人员到达现场后,应立即开展故障排查与救援工作。在实施救援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国家相关安全技术规范和操作流程执行,确保被困人员安全脱困,并对电梯故障原因进行初步判断。故障处理完毕后,应及时填写《电梯故障处理记录表》,并报送电梯使用单位备案。
各电梯使用单位应配合维保单位开展应急演练,每年至少组织一次电梯应急演练活动,演练内容应包括电梯困人救援、故障报警响应、应急通讯测试等。演练结束后,应形成演练报告,并针对演练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整改优化。
维保单位应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工具、通讯设备和交通工具,确保应急救援工作顺利开展。同时,应加强对维保人员的专业培训,定期组织应急技能考核,提升其应急处置能力和专业素养。
对于电梯困人事件,维保单位应建立快速联动机制,必要时可联合消防、公安等相关部门开展联合救援。在救援过程中,应优先保障被困人员生命安全,及时安抚被困人员情绪,避免因恐慌引发次生事故。
新密市市场监管部门负责对辖区内电梯维保单位的应急响应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定期组织专项检查,重点检查维保单位的应急响应时效、人员配备、设备维护等情况。对未按规定履行应急响应职责的维保单位,将依法依规予以处理,情节严重的,将取消其维保资质。
电梯使用单位应履行主体责任,建立健全电梯安全管理制度,明确电梯管理人员职责,定期检查电梯运行状况,发现隐患及时报修。同时,应在电梯轿厢内张贴应急救援电话和使用注意事项,确保乘客在遇到紧急情况时能够及时求助。
鼓励电梯使用单位和维保单位采用信息化手段提升电梯应急响应能力,如建立电梯远程监控系统、故障预警平台等,实现电梯运行状态实时监测和故障自动报警,提高应急响应效率。
此外,新密市还将推动建立电梯应急救援网络平台,整合全市维保资源,实现信息共享、统一调度,确保在发生重大电梯事故时能够迅速组织多方力量进行救援。
本细则的制定与实施,旨在全面提升新密市电梯安全管理水平和应急救援能力,构建科学、高效、规范的电梯维保应急响应体系。各相关单位应高度重视,认真贯彻落实,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安全出行。
通过制度化、规范化、信息化的管理手段,新密市将不断推动电梯安全管理向更高水平迈进,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提供坚实的安全保障。
Copyright © 2002-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