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新密电梯维保应急响应报告提交标准细则
2025-09-06
根据相关特种设备安全管理规定,为进一步规范郑州市新密市电梯维保单位在发生电梯故障或事故时的应急响应报告提交流程,提升应急处置效率,保障人民群众乘梯安全,特制定本报告提交标准细则。本细则适用于在新密市行政区域内从事电梯维保工作的单位及其从业人员,所有涉及电梯应急响应的维保单位均应严格遵照执行。
一、报告适用范围
本细则所称电梯应急响应报告,是指电梯发生故障、困人、停运、异常运行等影响安全使用的情况后,维保单位按照规定时限和内容要求向相关监管部门提交的书面报告。报告内容应包括事件基本情况、应急处置过程、故障原因分析、整改措施及后续处理情况等。
二、报告提交时限
- 一般故障事件:指电梯发生非困人、不影响整体运行的机械或电气故障,维保单位应在事件发生后24小时内完成现场处理,并在48小时内提交书面报告。
- 困人事件:指电梯运行中发生乘客被困事件,维保单位应在事件处理完毕后12小时内提交应急响应报告。
- 重大事故或异常事件:如电梯冲顶、蹲底、坠梯、严重机械故障等可能造成人身伤害或重大财产损失的事件,维保单位应在事件处理完毕后6小时内提交报告,并同步向属地市场监管部门及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报备。
三、报告内容要求
维保单位提交的应急响应报告应内容完整、数据准确、表述清晰,具体应包括以下要素:
- 基本信息:包括电梯使用单位名称、电梯编号、安装位置、制造单位、维保单位名称、事发时间及地点。
- 事件概况:简要描述事件发生的时间、经过、影响范围及现场处置情况。
- 应急响应情况:包括接警时间、到达现场时间、现场处置人员、采取的救援措施、乘客解救时间等。
- 故障原因分析:对事件发生的原因进行技术分析,包括设备故障点、部件损坏情况、是否存在人为操作失误等。
- 处理措施与整改方案:说明已采取的维修处理措施,提出后续整改措施、设备更换或升级计划,以及预防类似事件再次发生的机制建设。
- 后续建议:结合事件分析提出对使用单位、维保单位及相关监管部门的建议。
四、报告格式规范
- 报告应采用统一格式的电子文档(建议使用Word或PDF格式),并加盖维保单位公章。
- 使用A4纸张标准排版,正文采用小四号宋体,段落间距为1.5倍,页边距常规设置。
- 报告标题为“电梯维保应急响应报告”,下方依次列出单位名称、报告编号、报告日期。
- 内容结构应条理清晰,分章节编排,便于查阅和归档。
五、报告提交方式
- 维保单位应通过“郑州市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平台”在线提交电子版报告,并确保内容真实、完整。
- 同时,需向属地市场监督管理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科提交纸质版报告一份,由单位负责人签字并加盖公章。
- 对于重大事故或社会影响较大的事件,还应同步报送至郑州市市场监管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处。
六、监督管理与责任追究
- 各维保单位应建立健全内部应急响应机制,确保报告制度有效落实。
- 市场监管部门将定期对各维保单位的应急响应报告情况进行抽查,对未按规定时限提交、内容不完整、弄虚作假等行为予以通报,并纳入信用监管体系。
- 对因迟报、漏报、瞒报导致不良后果的维保单位,将依法依规追究其法律责任,并视情节轻重给予行政处罚或吊销维保资质。
七、附则
本细则自发布之日起施行,由新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负责解释。各维保单位应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内部实施细则,确保各项要求落实到位。同时,鼓励维保单位利用信息化手段提升应急响应效率和报告质量,推动电梯安全管理水平持续提升。
通过本细则的实施,将进一步强化电梯维保单位的安全责任意识,提升应急响应的规范性和时效性,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提供有力支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