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高层建筑数量迅速增长,电梯作为现代建筑中不可或缺的垂直交通工具,其安全运行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郑州市新密市作为河南省重要的城市之一,高度重视电梯安全管理工作,特别是在电梯故障应急响应和救援流程方面,制定并不断完善相关细则和标准,以确保在突发故障情况下能够快速、高效、科学地实施救援,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风险。
根据《特种设备安全法》《电梯维护保养规则》以及《河南省电梯安全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新密市实际,当地市场监管部门联合电梯维保单位、物业公司、应急管理部门等,制定了一套完整的电梯故障应急响应与救援流程标准。该标准适用于全市范围内所有在用电梯的故障应急处理,涵盖乘客电梯、载货电梯、自动扶梯等多种类型。
一、电梯故障应急响应机制
新密市建立了以“快速响应、分级处置、统一指挥、协调联动”为核心的电梯故障应急响应机制。一旦电梯发生故障,相关人员应按照以下流程进行处置:
故障发现与报告
电梯发生故障后,乘客可通过轿厢内紧急报警装置或拨打维保单位应急电话进行求助。物业值班人员或监控中心接到报警后,应第一时间确认故障情况,并立即通知电梯维保单位进行现场处置。
信息上报与调度
物业单位应在接到故障报告后5分钟内向属地市场监管部门和电梯维保单位上报故障信息,包括电梯编号、所在位置、故障类型、是否有人员被困等基本情况。维保单位接到通知后,须在15分钟内派遣专业救援人员赶赴现场。
现场处置与技术支持
维保单位救援人员到达现场后,应立即与物业人员配合,确认电梯具体位置、运行状态及被困人员情况。同时,应与被困人员保持沟通,安抚情绪,避免因恐慌引发次生事故。
二、电梯故障救援流程
电梯故障救援工作应遵循“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科学施救”的原则,严格按照以下流程进行:
现场警戒与秩序维护
救援人员到达现场后,应设立警戒线,疏散围观群众,确保救援现场安全。如电梯位于公共场所,还应协调公安、消防等部门协助维持秩序。
技术诊断与故障排查
救援人员应使用专业设备对电梯控制系统、曳引机、门锁装置等关键部件进行检查,判断故障原因,并制定相应的救援方案。
实施救援操作
根据不同类型的电梯故障,采取相应的救援措施。对于乘客被困情况,应优先采用非破坏性方式开门放人,如手动盘车、紧急电源供电等。若情况紧急,可采取强制开门、切割轿厢门等应急手段,但必须由专业技术人员操作,确保操作安全。
人员转移与医疗救助
救援成功后,应对被困人员身体状况进行初步评估,必要时联系120急救中心进行医疗救助。同时,物业单位应安排临时休息场所,提供必要的心理疏导和安抚。
故障记录与后续处理
故障处理完毕后,维保单位应填写《电梯故障处理记录表》,详细记录故障时间、地点、原因、处理过程及修复情况,并提交市场监管部门备案。同时,对电梯进行全面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恢复正常运行状态。
三、应急救援保障体系建设
为提升电梯故障应急救援能力,新密市加强了应急救援保障体系建设:
建立应急救援网络
在全市范围内划分多个电梯应急救援片区,每个片区设立一个核心维保单位作为应急救援中心,配备专业救援车辆和设备,确保能够在最短时间内响应各类电梯故障。
完善应急预案与演练机制
每年定期组织电梯故障应急演练,模拟各类突发情况,提升物业、维保单位及相关部门的协同处置能力。通过演练不断优化应急预案,提升实战水平。
推进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
推广使用电梯安全监管平台,实现电梯运行状态实时监控、故障预警、应急调度等功能。通过信息化手段提高电梯安全管理效率和响应速度。
加强人员培训与专业队伍建设
定期组织电梯安全管理人员、维保人员、物业值班人员开展安全知识和应急技能专项培训,强化安全意识和实操能力,打造一支专业化、规范化的电梯应急救援队伍。
通过上述措施的实施,新密市电梯故障应急响应与救援工作逐步走向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未来,随着电梯数量的持续增长和智能化技术的广泛应用,新密市将进一步完善电梯安全管理体系,提升应急救援水平,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出行安全与生命安全。
Copyright © 2002-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