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老旧小区改造已成为提升居民生活质量、改善城市面貌的重要举措。在这一背景下,郑州市新密市积极响应国家和省级政策号召,持续推进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工作,并计划于2025年推出新一轮电梯补贴政策,进一步减轻居民经济负担,推动“民生工程”落地见效。
根据新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发布的初步方案,2025年电梯补贴政策将覆盖全市范围内符合条件的既有住宅小区,重点支持四层及以上无电梯多层住宅的加装需求。此次补贴不仅延续了以往的财政支持机制,还将在补贴标准、申请流程、资金发放方式等方面进行优化升级,力求做到“精准补贴、高效审批、便民利民”。
在补贴金额方面,2025年政策拟对每台加装电梯给予最高15万元的财政补助。其中,市级财政承担60%,区级财政配套40%。对于特殊困难家庭或低保户集中的楼栋,还将设立专项补助资金,视情况提高补贴比例,甚至实现“零成本加装”。此外,若加装电梯项目采用绿色节能技术或智能化控制系统,如能量回馈装置、人脸识别门禁系统等,还可额外获得1至2万元的技术创新奖励,鼓励科技赋能老旧小区改造。
申请条件方面,政策明确要求:申请加装电梯的住宅需为非临时建筑,且建成时间超过十年;楼栋全体业主需通过协商达成一致意见,同意比例不得低于总户数的90%;同时,加装方案必须符合城市规划、消防、结构安全等相关技术规范,并由具备资质的设计单位出具施工图。值得注意的是,2025年政策特别强调“共建共治共享”理念,鼓励成立业主自管小组或委托第三方服务机构全程参与项目协调与管理,提升实施效率。
为了简化流程、提高透明度,新密市将依托“智慧住建”平台,全面推行线上申报系统。居民可通过手机APP或政务服务网提交申请材料,实时查询审批进度。相关部门承诺,从受理到完成联合审查的时间将压缩至15个工作日内,较往年缩短近三分之一。同时,建立“绿色通道”机制,对群众呼声高、基础条件成熟的小区优先安排评审和资金拨付。
资金监管方面,2025年补贴政策实行“先建后补、验收拨付”的原则。即业主先行筹资建设,待电梯安装完毕并通过特种设备检验机构验收、取得使用登记证后,方可申领补贴。此举旨在确保工程质量,防止“为补而建”的现象发生。财政部门还将联合审计机构开展定期抽查,杜绝虚报冒领、套取资金等违规行为。
在推进过程中,新密市注重发挥示范引领作用。计划在2025年内打造不少于10个“电梯加装样板小区”,通过统一设计风格、优化管线布局、增设无障碍通道等方式,提升整体居住品质。这些样板项目不仅享受全额补贴,还将获得后续运维资金支持,探索建立“长效管养”机制,解决“重建设、轻维护”的难题。
此外,针对居民普遍关心的噪音、采光、隐私等问题,政策要求设计方案必须充分征求低楼层住户意见,并采取减震降噪、错位布置、透明井道等技术手段予以缓解。对于因加装电梯导致采光受损或房产价值受影响的住户,鼓励通过协商给予适当补偿,必要时可由街道办组织调解,确保邻里和谐。
从社会效益来看,电梯补贴政策的实施将极大便利老年人、残障人士及携带儿童的家庭出行,有效缓解“爬楼难”问题。据初步统计,新密市现有四层以上无电梯住宅约800余栋,涉及居民超3万人。若按每年推进100台电梯计算,到2025年底有望惠及近万名市民,显著提升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
当然,政策落地也面临一些挑战。例如部分小区空间狭窄难以布设电梯井道,或因产权复杂导致协商困难。对此,新密市正研究出台配套支持措施,包括允许利用小区公共用地、鼓励采用外挂式轻型电梯、探索“代建租用”新模式等,力求破解瓶颈问题。
可以预见,随着2025年电梯补贴政策的深入实施,新密市将迎来一轮老旧小区设施升级的高潮。这不仅是城市更新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践行“人民城市为人民”理念的具体体现。未来,新密将继续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不断完善政策体系,让越来越多的居民在家门口享受到现代化生活的便利与温度。
Copyright © 2002-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