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居民生活水平显著提升,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日益提高。尤其是在老旧小区中,许多居民长期面临“爬楼难”的问题,尤其是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上下楼成为日常生活的一大困扰。为切实解决这一民生难题,新密市积极响应国家关于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的政策号召,大力推动旧楼加装电梯工作,并出台了相应的政府补贴政策,有效减轻了居民的经济负担,提升了居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在新密市,许多建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住宅楼普遍没有配备电梯,楼层多为六层或七层,居民以中老年人居多。长期以来,高层住户上下楼极为不便,部分老人甚至因行动困难而减少外出,生活质量大打折扣。面对这一现实问题,新密市政府高度重视,将旧楼加装电梯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纳入年度重点民生工程统筹推进。
根据新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发布的相关政策文件,凡符合规划条件、结构安全要求且经本单元业主依法协商一致的既有住宅,均可申请加装电梯。为鼓励居民积极参与,政府设立了专项财政补贴资金,对符合条件的加装电梯项目给予一次性财政补助。目前,补贴标准为每台电梯最高可获得15万元的政府补贴,具体金额根据楼体结构、施工难度及审批流程等因素综合确定。此外,对于低保户、特困人员等特殊困难家庭,还可申请额外的帮扶资金,进一步降低个人出资比例。
补贴政策的实施极大地激发了居民参与加装电梯的积极性。以新密市城区某老旧小区为例,该小区共有6栋住宅楼,均为七层无电梯住宅。在政策宣传初期,部分居民因担心费用高、影响采光或存在安全隐患而持观望态度。为此,街道办联合社区居委会组织召开了多场居民议事会,邀请专业技术人员现场答疑,详细讲解施工方案、资金分摊方式以及政府补贴申领流程。经过充分沟通协商,最终有4个单元顺利达成加装协议,并成功申请到政府补贴,目前已有两部电梯投入使用,其余正在有序施工中。
值得一提的是,新密市在推进旧楼加装电梯过程中,始终坚持“业主主体、社区引导、政府支持”的原则,注重发挥基层治理效能。各街道、社区成立专项工作小组,全程协助居民开展意见征集、方案设计、行政审批、施工监管等工作,确保项目规范有序推进。同时,相关部门还开通了绿色通道,简化审批手续,压缩办理时限,实现“一窗受理、并联审批”,最大限度提高办事效率。
在资金保障方面,除政府补贴外,新密市还积极探索多元化的筹资机制。鼓励居民按照“谁受益、谁出资”的原则,结合楼层高低合理分摊建设费用;支持通过公积金提取、住房维修基金使用等方式缓解资金压力;同时引入社会资本参与,探索“代建租用”“共享电梯”等新型运营模式,降低初期投入门槛,让更多居民能够“用得起、用得上”电梯。
当然,在实际推进过程中,也面临一些挑战。例如,低层住户因担心噪音、遮光等问题不愿配合,邻里协调难度较大;部分老旧建筑结构复杂,加装电梯需进行安全性评估和加固处理,增加了技术难度和成本;此外,后期维护管理责任不明确,也可能影响电梯的长期运行。对此,新密市正不断完善相关配套政策,推动建立电梯后期运维管理长效机制,鼓励成立业主委员会或委托专业物业公司统一管理,确保电梯安全、稳定、可持续运行。
总体来看,新密市通过实施旧楼加装电梯政府补贴政策,不仅有效改善了居民的出行条件,提升了老旧小区的功能品质,更体现了政府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为民服务的责任担当。未来,随着政策的持续优化和居民共识的不断凝聚,相信将有越来越多的老旧小区居民告别“爬楼时代”,享受到更加便捷、舒适的现代生活。这一惠民举措,既是城市更新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构建和谐社区、提升城市温度的生动实践。
Copyright © 2002-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