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旧小区居民对加装电梯的需求日益迫切。作为河南省会郑州下辖的重要县级市,新密市积极响应国家关于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的政策号召,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出台了一系列关于老小区加装电梯的最新规定,旨在提升居民生活质量、改善居住环境、推动城市更新。
根据2023年新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推进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工作的实施意见》,明确了加装电梯的基本原则、申请条件、审批流程、资金支持以及后续管理等关键内容。该政策的核心目标是“政府引导、业主自愿、因地制宜、安全规范”,充分尊重居民意愿,同时确保工程质量和运行安全。
首先,在申请条件方面,政策规定:凡本市范围内未配备电梯的四层及以上多层住宅,且房屋结构安全、具备加装条件的,均可申请加装电梯。同时,必须满足两个关键条件:一是本单元专有部分面积占比三分之二以上且人数占比三分之二以上的业主参与表决;二是参与表决的业主中,须有四分之三以上同意加装。这一“双三分之二参与、双四分之三同意”的标准,既保障了大多数居民的利益,也避免了少数人阻碍整体民生工程的情况发生。
其次,在审批流程上,新密市推行“一站式”服务机制。业主或其委托的实施主体需向所在街道办事处提交申请材料,包括加装方案、结构安全评估报告、业主同意书、设计图纸等。街道初审后报市住建部门联合自然资源、消防、市场监管等部门进行联合会审,一般在15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批。对于符合条件的项目,将开通绿色通道,简化手续,加快办理进度。
在资金支持方面,新密市出台了明确的财政补贴政策。根据最新规定,对成功加装并验收合格的电梯,政府将给予每台最高不超过15万元的财政补助。其中,市级财政承担10万元,剩余部分由区级配套。此外,居民还可按规定提取本人及配偶的住房公积金用于电梯建设费用,也可申请使用住宅专项维修资金。这一系列资金支持措施大大减轻了居民的经济负担,提高了加装积极性。
值得注意的是,政策特别强调了加装电梯的安全性和规范性。所有加装电梯项目必须由具备相应资质的设计、施工和监理单位承担,并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技术标准执行。电梯投入使用前,必须通过特种设备检验机构的安全检测,并办理使用登记。同时,鼓励加装智能监控系统,实现远程监测和故障预警,提升运行安全性。
针对低楼层住户可能存在的反对意见,政策倡导通过协商补偿机制化解矛盾。例如,高层住户可适当给予低层住户一次性经济补偿,或在公共空间改造、停车位分配等方面予以倾斜。街道和社区居委会也被赋予协调职责,组织召开业主协商会,促进邻里沟通,达成共识。
在后期管理方面,加装后的电梯纳入全市特种设备统一监管体系。业主应共同确定电梯使用管理单位,可委托物业或第三方专业机构负责日常维保、安全管理及费用分摊。维保费用原则上由本单元业主按楼层高低、受益程度等因素协商分摊,政府鼓励建立长效管理机制,确保电梯长期安全运行。
此外,新密市还积极推进试点示范工程。2023年以来,已在城区多个老旧小区启动加装电梯试点项目,如新华路街道的育才小区、青屏街街道的化肥厂家属院等,均已成功加装并投入使用,获得居民广泛好评。这些成功案例为后续推广积累了宝贵经验。
总体来看,新密市在推进老小区加装电梯工作中,始终坚持民生导向,注重政策的可操作性和可持续性。通过完善制度设计、加大财政支持、强化技术保障和社区治理,有效破解了“上楼难”问题。未来,随着政策的持续优化和居民意识的提升,预计将有更多老旧小区实现“一键直达”,让老年人和行动不便者真正享受到城市发展的红利。
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加装电梯将成为新密市老旧小区改造的标配工程,不仅提升了城市的宜居水平,也彰显了政府以人为本、为民办实事的决心与能力。这一惠民举措,正在悄然改变着千家万户的生活方式,也为其他中小城市提供了可借鉴的“新密经验”。
Copyright © 2002-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