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电梯病媒生物防治技术
2025-09-22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高层建筑数量迅速增加,电梯作为现代楼宇中不可或缺的垂直交通工具,其使用频率极高,已成为人们日常出行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由于电梯空间封闭、湿度较高、人员流动频繁等特点,极易成为病媒生物滋生和传播的温床,给公共卫生安全带来潜在威胁。为此,郑州市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高度重视电梯病媒生物防治工作,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定并推广了一系列科学、规范、高效的防治技术,有效提升了城市公共卫生管理水平。

电梯内的病媒生物主要包括蚊、蝇、蟑螂、鼠类等,这些生物不仅影响环境卫生,还可能携带多种病原体,如登革热病毒、痢疾杆菌、沙门氏菌等,通过接触或空气传播引发疾病。特别是在医院、商场、住宅小区等人流密集场所,电梯一旦发生病媒生物侵扰,极易造成交叉感染,威胁公众健康。因此,开展系统性、专业化的电梯病媒生物防治工作,已成为城市爱国卫生运动的重要内容。

郑州市爱卫会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依托专业技术力量,构建了覆盖全市的电梯病媒生物监测与防控网络。首先,在技术标准方面,制定了《电梯病媒生物防治技术指南》,明确了防治目标、操作流程、药剂选用及安全防护措施,确保防治工作有章可循、科学规范。该指南强调以环境治理为基础,物理防治与化学防治相结合,最大限度减少化学药剂对乘客和设备的影响。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郑州市推行“三查三防”工作机制。“三查”即查源头、查通道、查孳生地。工作人员定期对电梯机房、井道、底坑、通风口等隐蔽区域进行全面排查,重点检查是否存在积水、杂物堆积、管道缝隙等易滋生虫害的环境因素。“三防”则是防进入、防孳生、防扩散。通过加装防鼠板、密封电缆穿墙孔洞、设置挡蝇帘等物理阻隔措施,防止病媒生物进入电梯系统;同时加强保洁频次,杜绝食物残渣和垃圾滞留,消除其孳生条件;一旦发现虫害迹象,立即启动应急处置程序,防止问题蔓延。

在药剂使用方面,郑州市严格遵循国家相关标准,优先选用低毒、高效、环保型杀虫剂,并采用超低容量喷雾、烟雾熏蒸等先进施药技术,确保药效持久且对人体无害。所有施药作业均安排在夜间或客流低峰时段进行,并提前张贴通知,保障居民知情权和出行安全。此外,针对不同病媒种类,采取差异化防治策略。例如,对蟑螂多发区域使用胶饵定点投放,利用其“交哺习性”实现群体灭杀;对蚊蝇则重点清理积水,配合安装紫外线灭蝇灯,形成长效控制机制。

为提升防治工作的智能化水平,郑州市部分重点区域已试点引入物联网监测设备。这些设备可实时采集电梯井道内的温湿度、虫情活动等数据,通过大数据分析预警潜在风险,实现从“被动应对”向“主动防控”的转变。同时,爱卫会联合市场监管、住建、物业等部门建立联动机制,将电梯病媒防治纳入物业管理考核体系,压实主体责任,推动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宣传教育也是防治工作的重要一环。郑州市爱卫会通过社区宣传栏、微信公众号、公益广告等多种渠道,普及病媒生物危害及防控知识,倡导居民不乱扔垃圾、及时清理家门口杂物、配合集中消杀等文明行为,营造人人参与、群防群治的良好氛围。每年爱国卫生月期间,还会组织专项清洁行动,对老旧小区电梯开展集中整治,切实解决群众身边的环境卫生难题。

经过持续努力,郑州市电梯病媒生物密度显著下降,市民满意度不断提升。监测数据显示,2023年全市重点场所电梯蟑螂侵害率同比下降42%,蝇类密度下降38%,未发生因电梯虫害引发的公共卫生事件。这一成效充分体现了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爱国卫生运动优势。

展望未来,郑州市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将继续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完善电梯病媒生物防治长效机制,推动防治工作向精细化、智慧化、常态化方向发展。同时,也将总结提炼实践经验,为其他城市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技术路径和管理模式,共同筑牢城市公共卫生防线,助力健康中国建设迈上新台阶。

18625527838 CONTACT US

公司:河南锦轩电梯有限公司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新密市西大街办事处青屏大街1119号院财富广场1819号

Q Q:378680805

Copyright © 2002-2024

豫ICP备2025128257号-2

咨询 在线客服在线客服 电话:18625527838
微信 微信扫码添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