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建筑行业的迅猛发展,电梯作为高层建筑中不可或缺的垂直交通工具,其安全性能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特别是在公共机构、办公大楼及人员密集场所,电梯内部装饰材料的安全性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科技司在推动绿色建材与林产品深加工技术方面持续发力,其中针对“电梯木制品防火处理技术”的研究与推广,已成为提升公共空间消防安全水平的重要举措之一。
传统电梯轿厢内常采用木质材料进行装饰,因其纹理自然、质感温润、视觉舒适而广受青睐。然而,木材作为一种天然有机材料,具有可燃性,在高温或明火条件下极易引发燃烧并释放大量有毒烟气,存在较大的火灾隐患。尤其是在封闭狭小的电梯空间内,一旦发生火灾,烟气扩散迅速,逃生难度大,后果不堪设想。因此,对电梯所用木制品进行科学有效的防火处理,已成为保障公共安全的关键环节。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科技司立足于林业资源高效利用与生态安全双重目标,组织科研团队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开展技术攻关,重点研发适用于电梯装饰用木质材料的环保型防火处理技术。该技术以天然植物纤维为基础,结合纳米阻燃剂、无机矿物填料及水性高分子成膜剂,通过浸渍、涂覆或复合压制成型等工艺,实现木材本体的阻燃改性。处理后的木制品在保持原有美观性和力学性能的同时,显著提升了耐火等级,达到国家标准GB 8624《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烧性能分级》中难燃B1级甚至不燃A级的要求。
在实际应用中,该防火处理技术具备多项优势。首先,处理过程绿色环保,不使用卤系、磷系等传统有毒阻燃剂,避免了二次污染,符合国家“双碳”战略和绿色建筑标准。其次,防火层与木材基材结合紧密,耐久性强,不易脱落或老化,能够长期保持防火性能。再次,经过处理的木制品表面可进行染色、贴面、雕刻等二次加工,满足不同设计风格需求,广泛适用于政府机关、医院、学校、地铁站等对安全与美观均有较高要求的场所。
值得一提的是,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科技司还推动建立了“林质建材防火性能评价体系”,涵盖防火、环保、耐候、力学等多项指标,为电梯木制品及其他室内木质装饰材料的质量控制提供了科学依据。同时,通过制定行业技术指南、组织示范工程、开展技术培训等方式,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落地。目前,该防火处理技术已在多个城市的政务大楼、轨道交通站点和高端写字楼的电梯装修项目中成功应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和安全效益。
此外,科技司还鼓励企业建立从原材料采购、加工处理到成品检测的全流程质量追溯系统,确保每一块用于电梯装饰的木质材料都经过严格防火处理并附有合格认证。这种“源头管控+过程监管+终端验证”的管理模式,有效提升了行业整体技术水平,也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加安全可靠的产品选择。
展望未来,随着智能建筑和智慧交通的发展,电梯不仅是功能性设施,更成为展示城市形象与人文关怀的重要载体。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科技司将继续深化林产工业技术创新,推动木材功能化、高端化、安全化发展。在防火处理技术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抗菌、防霉、调湿、降噪等多功能集成的新型木制品,助力构建更加健康、安全、可持续的公共空间环境。
总之,电梯木制品防火处理技术的研发与推广,是科技服务民生、保障公共安全的生动体现。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科技司以科技创新为驱动,将传统林业资源与现代建筑安全需求紧密结合,不仅提升了木质材料的应用价值,更为建设平安中国、美丽中国贡献了林业智慧与力量。
Copyright © 2002-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