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关心:新密电梯更新期间医疗设备使用
1759025344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老旧小区改造成为各地政府关注的重点工作之一。在众多改造项目中,电梯更新尤为引人注目,因为它直接关系到居民的日常出行便利与生活质量。然而,在新密市多个小区推进电梯更新工程的过程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逐渐浮现:医疗设备的使用在施工期间如何保障? 这一问题尤其牵动着老年群体和慢性病患者的神经。

在新密市的一些老旧小区,居住着大量高龄老人以及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需要长期依赖家用医疗设备维持健康的居民。这些家庭普遍配备了制氧机、呼吸机、透析机、血糖仪、血压监测仪等关键医疗设备。这些设备大多放置在高层住宅中,且每日需持续供电运行。一旦电梯停运或电力供应不稳定,不仅影响患者家属搬运药品和检查用品,更可能因设备无法及时维护或断电造成健康风险。

电梯更新工程通常需要为期数周甚至更长时间的施工周期。在此期间,原有电梯将被拆除,新电梯尚未安装完毕,居民只能依靠楼梯上下楼。对于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或卧床患者而言,这本身就是一种严峻挑战。而更令人担忧的是,施工过程中常常伴随临时停电、电路调试、管道迁移等操作,极易对住户家中的电力系统造成波动,进而影响医疗设备的正常运转。

家住新密市青石巷社区的李奶奶今年78岁,患有严重的肺气肿,家中常年使用医用制氧机。她儿子在接受采访时忧心忡忡地表示:“上个月开始换电梯,连续三天晚上停电,制氧机一停,我妈就喘不上气,我们连夜找邻居借了便携式氧气瓶才撑过去。”类似的情况并非个例。据社区居委会统计,该小区60岁以上独居或半失能老人超过40户,其中近三分之一家庭依赖电力驱动的医疗设备维持生命体征稳定。

面对居民的实际困难,部分社区已尝试采取应对措施。例如,一些小区在施工前组织物业与电力部门联合排查线路负荷,确保医疗用户优先供电;有的则协调施工单位分段作业,避开夜间和清晨等敏感时段进行停电操作;更有社区设立了“特殊需求登记台账”,为有医疗设备的家庭提供应急电源租借服务或安排志愿者协助上下楼。

但这些举措仍显零散,缺乏统一标准和长效机制。不少居民反映,信息沟通不畅是最大痛点。施工方往往只发布简单的停梯通知,未明确说明是否涉及停电、持续时间及影响范围,导致患者家庭难以提前准备。一位需要定期在家进行腹膜透析的居民坦言:“我们不知道哪天会突然断电,每次看到电工车来了心里就发慌,生怕治疗中断。”

要真正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多方协同发力。首先,政府部门应在老旧小区改造方案中增设“医疗保障专项评估”环节,要求施工单位在制定施工计划时充分考虑特殊住户的医疗需求,并将其纳入审批流程。其次,街道办和社区应建立“重点人群清单”,与卫健部门联动,掌握辖区内依赖医疗设备居民的具体情况,做到精准服务。

同时,建议推广“临时应急供电机制”。例如,在施工期间为有需要的家庭配备小型UPS不间断电源,或在楼栋公共区域设置应急充电点和备用发电机。此外,可通过社区微信群、公告栏、电话回访等方式加强信息透明度,提前72小时告知停电安排,并设立24小时服务热线,方便居民咨询和求助。

长远来看,电梯更新不应仅停留在“硬件升级”的层面,更要体现“以人为本”的治理理念。特别是在老龄化日益加剧的背景下,城市基础设施改造必须更多考虑弱势群体的现实困境。一次短暂的断电,对普通人可能是生活的小插曲,但对某些患者而言,却可能是生死攸关的大事。

新密市正在积极推进“宜居城市建设”,而真正的宜居,不仅体现在崭新的电梯、整洁的楼道,更体现在每一个细微之处对生命的尊重与守护。当我们在讨论技术进步与城市管理时,不应忘记那些在楼上静静等待电力恢复的呼吸机,也不应忽视那一双双期盼电梯早日完工的眼睛。唯有将民生细节嵌入工程全周期,才能让城市发展既有速度,更有温度。

18625527838 CONTACT US

公司:河南锦轩电梯有限公司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新密市西大街办事处青屏大街1119号院财富广场1819号

Q Q:378680805

Copyright © 2002-2024

豫ICP备2025128257号-2

咨询 在线客服在线客服 电话:18625527838
微信 微信扫码添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