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以及老旧小区改造工程的深入推进,电梯产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作为中原地区重要的制造业基地,河南省郑州市新密市凭借其深厚的工业基础、优越的区位条件和持续优化的营商环境,在电梯制造与配套服务领域迅速崛起,逐步形成了集研发、生产、安装、维保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2025年,《2025-2030年郑州新密电梯产业发展白皮书》正式发布,全面系统地描绘了未来五年新密电梯产业的发展蓝图,标志着该区域正朝着“中部电梯产业高地”的目标稳步迈进。
白皮书指出,截至2024年底,新密市已集聚电梯整机制造企业18家,配套零部件企业60余家,年产值突破80亿元,占河南省电梯总产值的45%以上。从业人员超过1.5万人,其中专业技术人才占比达30%。产业聚集效应明显,初步形成了以曲梁镇为核心的电梯产业园区,园区内建有省级电梯检测中心、智能控制系统实验室和产业技术研究院,为技术创新提供了坚实支撑。
在政策支持方面,新密市政府自2022年起连续出台《关于加快电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电梯产业科技创新扶持办法》等系列文件,设立每年不低于1亿元的专项发展基金,重点支持企业智能化改造、核心技术攻关和品牌建设。同时,推动“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与郑州大学、河南工业大学等高校建立联合研发中心,累计申报专利超过600项,其中发明专利占比达25%。
面对未来五年的挑战与机遇,白皮书提出了“三步走”战略目标:到2027年,实现电梯产业年产值突破150亿元,培育3家年营收超20亿元的龙头企业;到2030年,力争总产值达到300亿元,打造国家级电梯产业集群,并推动至少2家企业登陆资本市场。与此同时,产业智能化水平将显著提升,智能制造产线覆盖率将达到80%以上,工业机器人密度提升至每万名工人300台以上。
在发展方向上,白皮书明确了四大重点路径:
一是推动产品结构升级。鼓励企业由传统载人电梯向高速电梯、医用电梯、家用别墅电梯及特种电梯(如防爆、消防专用)拓展,满足多元化市场需求。支持开发节能环保型电梯,推广永磁同步主机、能量回馈系统等绿色技术,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二是强化智能技术融合。加快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在电梯全生命周期管理中的应用。推动“智慧电梯云平台”建设,实现远程监控、故障预警、自动派单等功能全覆盖。到2030年,全市80%以上的在用电梯将接入统一监管平台,维保效率提升40%以上。
三是拓展服务型制造模式。引导企业从单一设备供应商向“制造+服务”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型。发展电梯全包维保、按需维保、保险+服务等新型商业模式,探索电梯资产托管、共享运维等创新机制,提升附加值和服务黏性。
四是深化区域协同与市场开拓。依托郑州国家中心城市优势,加强与郑州航空港、洛阳、许昌等地的产业协作,构建“研发在郑州、制造在新密、服务辐射全国”的发展格局。积极布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市场,支持企业参与国际标准制定,提升出口比例,力争到2030年实现出口额占总产值的20%。
此外,白皮书还特别强调安全与质量的重要性,提出建立健全电梯质量安全追溯体系,推行“一梯一码”数字化管理,严格落实企业主体责任。监管部门将联合行业协会定期开展质量抽查和技术评估,确保万台电梯事故率持续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人才是产业发展的核心动力。为此,新密市计划在未来五年内引进高层次技术人才500名,培养中高级技能工人3000名,并推动本地职业院校开设电梯工程技术专业,形成“订单式”人才培养机制。同时,设立青年创业孵化基金,吸引高校毕业生返乡就业创业。
可以预见,随着《2025-2030年郑州新密电梯产业发展白皮书》的落地实施,新密不仅将成为中部地区最具竞争力的电梯制造基地,更将在全国电梯产业升级浪潮中扮演关键角色。通过创新驱动、数字赋能、链式发展和开放合作,这座中原小城正以坚实的步履,迈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现代产业新高地。

Copyright © 2002-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