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高层建筑数量持续增长,电梯作为现代城市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垂直交通工具,其安全运行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新密市作为河南省重要的县级市,近年来在城市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电梯保有量逐年攀升。然而,伴随电梯数量的增长,电梯故障、困人事件乃至安全事故也时有发生,暴露出部分电梯维保单位责任落实不到位、维保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为此,新密市市场监管局立足实际、主动作为,全面启动“电梯维保质量提升计划”,旨在通过系统化、规范化、智能化手段全面提升全市电梯维保水平,切实保障市民乘梯安全。
该计划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为基本原则,聚焦当前电梯维保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从制度建设、监管机制、技术支撑和行业自律四个方面协同发力,构建起全链条、闭环式的电梯安全管理体系。首先,在制度层面,新密市市场监管局联合住建、应急管理等部门出台《新密市电梯维护保养质量管理规范(试行)》,明确维保单位资质要求、人员配备标准、作业流程规范以及服务质量评价体系。同时,建立维保单位信用档案,将日常检查结果、投诉处理情况、事故记录等纳入信用评分,实施分级分类监管,对失信企业依法采取约谈、通报、限制投标等惩戒措施,形成强有力的约束机制。
在监管机制上,新密市市场监管局创新推行“双随机+重点抽查+智慧监管”相结合的模式。一方面,依托全省统一的特种设备监管平台,实现对全市所有在用电梯及其维保记录的电子化归档与动态跟踪;另一方面,结合群众投诉热点和电梯使用年限,对老旧小区、商场、医院、学校等重点场所的电梯开展专项检查。2023年以来,已累计组织专项执法行动18次,检查电梯使用单位320家,发现并整改安全隐患476处,责令停用存在严重隐患的电梯23台,有效遏制了带病运行现象。
技术赋能是此次提升计划的一大亮点。新密市积极推动“物联网+电梯安全”应用,在全市范围内推广安装电梯智能监测终端设备,目前已覆盖超过80%的在用电梯。这些设备可实时采集电梯运行状态、开关门次数、故障代码、困人报警等数据,并通过5G网络上传至市级智慧监管平台。一旦发生异常,系统将自动推送预警信息至维保单位和监管部门,确保第一时间响应处置。据统计,自系统上线以来,电梯困人救援平均响应时间由原来的30分钟缩短至12分钟以内,应急处置效率大幅提升。
与此同时,新密市市场监管局高度重视行业能力建设和公众参与。定期组织维保单位技术人员开展业务培训和技能比武,邀请省级专家授课,强化对新国标、新技术的理解掌握,提升一线人员的专业素养。2024年上半年已举办培训班6期,参训人员达480人次。此外,通过微信公众号、社区宣传栏、电梯轿厢显示屏等多种渠道,广泛普及电梯安全知识和应急自救方法,提升市民安全乘梯意识。在多个试点小区推行“电梯维保信息公开公示”制度,居民可通过扫描二维码查看电梯基本信息、最近一次维保记录及维保人员照片,实现维保过程透明化,增强社会监督力量。
值得一提的是,新密市还积极探索“保险+服务”新模式,推动电梯安全责任险全覆盖,并引入第三方专业机构参与维保质量评估,形成政府监管、企业主责、保险介入、社会监督的多元共治格局。部分物业公司已与优质维保企业签订长期服务协议,实行绩效考核制,将维保质量与费用支付挂钩,倒逼服务水平提升。
经过一年多的持续推进,新密市电梯维保质量显著改善,电梯故障率同比下降37%,群众满意度连续三个季度保持在95%以上。下一步,新密市市场监管局将持续深化“电梯维保质量提升计划”,进一步扩大智慧监管覆盖面,完善长效机制,努力打造电梯安全管理的“新密样板”,为全市人民营造更加安全、放心、舒适的出行环境。

Copyright © 2002-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