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以及人口老龄化的加剧,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已成为提升居民生活质量、改善居住环境的重要民生工程。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号召,结合本省实际,发布了《既有建筑加装电梯工作指引》,为各地市有序推进既有住宅加装电梯提供了系统性指导和制度保障。该指引立足于群众需求,兼顾技术可行性与管理规范性,标志着河南在推动城市更新和适老化改造方面迈出了坚实一步。
首先,指引明确了加装电梯的基本原则。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第一、因地制宜、依法依规的原则,充分尊重业主意愿,强调“业主主体、社区引导、政府支持”的工作机制。加装电梯不得影响原有建筑结构安全,不得侵占公共空间或消防通道,同时应满足无障碍设计标准,确保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的出行便利。这一系列原则的确立,为项目实施划定了清晰边界,也为后续工作的规范化开展奠定了基础。
在实施流程方面,指引构建了从前期准备到竣工验收的全流程管理体系。第一步是业主协商与意见征集。由所在单元或楼栋的业主代表牵头,组织召开业主会议,就加装意向、资金分摊、设计方案等关键事项进行充分讨论,并形成书面协议。对于存在异议的住户,鼓励通过协商调解方式解决,必要时可由街道办或社区居委会介入协调。第二步是方案设计与审查。委托具备相应资质的设计单位编制专项设计方案,内容包括结构安全评估、管线迁移、采光通风影响分析等,并提交属地住建部门组织专家评审。第三步是施工许可与建设管理。完成相关审批手续后方可开工,施工单位须具备相应资质,监理单位全程监督,确保工程质量与施工安全。最后一步是竣工验收与使用登记。工程完工后,由建设单位组织五方责任主体(建设、设计、施工、监理、勘察)联合验收,并向特种设备监管部门办理电梯使用登记,纳入日常监管体系。
资金筹措机制是推动加装电梯落地的关键环节。指引提出多元化的资金来源渠道,主要包括业主自筹、财政补贴、社会参与等方式。其中,省级和市级财政将根据实际情况给予适当补助,重点支持老旧小区和困难家庭。部分地区还可探索引入社会资本,采用“代建租用”“分期付款”等创新模式,降低居民一次性出资压力。此外,允许符合条件的居民提取住房公积金或申请专项贷款用于电梯加装,进一步拓宽融资路径。
为保障政策落地见效,指引还强化了各级政府部门的职责分工。住建部门负责统筹协调和技术指导;自然资源部门配合做好规划审批;市场监管部门加强电梯质量安全监管;街道办事处和社区居委会发挥基层治理优势,协助开展宣传动员和矛盾调处。同时,鼓励建立“一站式”服务平台,整合审批资源,推行并联审批、限时办结制度,最大限度简化流程、提高效率。
值得注意的是,指引特别强调了后期运维管理的重要性。电梯投入使用后,应明确管理责任主体,可由业主共同委托物业服务企业或专业机构负责日常维护保养,并建立维修资金专户,用于后续检修和更新改造。相关部门也将加强对电梯运行状况的监督检查,确保长期安全稳定运行。
总体来看,《河南省住建厅既有建筑加装电梯工作指引》体现了政策设计的系统性、科学性和人文关怀。它不仅回应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展现了政府在城市精细化治理中的责任担当。未来,随着各地实施细则的陆续出台和试点项目的深入推进,越来越多的老旧小区居民将告别“爬楼难”的困扰,真正实现“一键到家”的便捷生活。这一惠民举措的持续推广,必将为建设宜居、韧性、智慧的城市环境注入新的动力,也为全国其他地区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样本。

Copyright © 2002-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