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持续升级,电梯作为现代建筑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设备,其市场需求呈现出稳步增长的态势。新密市依托良好的工业基础和区位优势,已初步形成以电梯整机制造、零部件配套、安装维保服务为核心的产业链条,具备进一步做大做强的潜力。为进一步推动电梯产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新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结合本地实际,提出以下指导性意见。
一、明确发展目标,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新密市将电梯产业定位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力争通过三年努力,打造中部地区具有影响力的电梯产业集群。到2027年,全市电梯及相关配套企业总产值突破100亿元,培育3家以上年产值超10亿元的龙头企业,形成“整机制造+核心部件+智能控制+后市场服务”协同发展的完整产业链。同时,推动电梯产业向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方向转型,提升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
二、强化创新驱动,提升核心竞争力
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推动电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支持与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产学研合作机制,重点突破永磁同步曳引机、智能控制系统、节能驱动装置等关键技术。对获得国家或省级科技进步奖的企业给予奖励,对新建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工程研究中心的单位给予资金扶持。推动建设电梯产业共性技术研发平台,集中力量解决行业“卡脖子”问题,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三、优化产业布局,促进集聚发展
依托新密市先进制造业开发区,规划建设电梯产业园,实行统一规划、集约用地、功能分区。优先引进国内外知名电梯整机制造企业和关键零部件供应商,引导现有中小企业入园发展,形成上下游联动、资源高效配置的产业集群。完善园区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标准化厂房、检测中心、物流仓储等公共服务设施,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提升整体承载能力。
四、推动智能制造,加快数字化转型
支持企业实施“机器换人”和技术改造,推广应用工业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和信息化管理系统,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稳定性。鼓励龙头企业建设数字化工厂,实现从订单管理、生产调度到质量追溯的全流程数字化管控。推动电梯产品向智能化升级,发展基于物联网的远程监控、故障预警、智能调度系统,拓展智慧楼宇、智慧城市应用场景。
五、加强质量监管,树立品牌标杆
严格落实电梯安全监管责任,健全从设计、制造、安装到维保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推动企业贯彻国际先进标准,开展质量管理体系认证,鼓励参与国家和行业标准制定。支持企业创建自主品牌,对获得中国驰名商标、河南省名牌产品称号的企业给予政策倾斜。定期组织产品质量抽查和行业信用评价,建立黑名单制度,净化市场环境。
六、拓展市场空间,增强外向发展能力
鼓励企业“走出去”,积极参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扩大出口份额。支持企业通过设立海外服务中心、合资建厂等方式布局国际市场。同时,深耕国内市场需求,重点拓展老旧小区加装电梯、轨道交通配套、商业综合体等领域业务。发挥行业协会作用,组织企业参加国内外专业展会,提升新密电梯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七、完善政策保障,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市发改委将联合财政、科技、税务、市场监管等部门,出台专项扶持政策。设立电梯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用于技术改造、创新研发、人才引进等方面的支持。落实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政策,减轻企业负担。加强用地、用电、融资等要素保障,对重大项目实行“一事一议”机制,确保项目顺利落地。
八、注重人才培养,夯实发展根基
推动本地职业院校开设电梯工程技术、机电一体化等相关专业,定向培养技能型人才。鼓励企业与院校共建实训基地,推行现代学徒制。引进高层次技术人才和管理团队,对符合条件的人才在住房、子女教育、医疗保障等方面提供便利。定期举办技能大赛和技术培训,提升从业人员整体素质。
总之,新密市将以电梯产业高质量发展为契机,坚持创新驱动、集群发展、提质增效的总体思路,全面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通过政策引导、资源整合和多方协作,努力将新密打造成为全国有影响力的电梯产业高地,为全市经济转型升级注入强劲动能。

Copyright © 2002-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