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能源局电梯能效等级实施规范

发布时间:2025-10-11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高层建筑数量持续增长,电梯作为现代建筑中不可或缺的垂直交通工具,其使用频率和能耗水平也日益上升。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电梯在大型公共建筑和住宅小区中的电力消耗占比已达到总用电量的10%至15%,部分超高层建筑甚至超过20%。在此背景下,提升电梯系统的能效水平、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已成为国家节能减排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国家能源局联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市场监管总局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高层建筑数量持续增长,电梯作为现代建筑中不可或缺的垂直交通工具,其使用频率和能耗水平也日益上升。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电梯在大型公共建筑和住宅小区中的电力消耗占比已达到总用电量的10%至15%,部分超高层建筑甚至超过20%。在此背景下,提升电梯系统的能效水平、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已成为国家节能减排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国家能源局联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市场监管总局等相关部门,制定并发布了《国家能源局电梯能效等级实施规范》(以下简称“实施规范”),标志着我国电梯能效管理正式步入标准化、制度化轨道。

该实施规范的核心目标是建立科学、统一的电梯能效评价体系,引导电梯制造企业优化产品设计,推动既有电梯节能改造,促进高效节能电梯的推广应用。规范首次明确了电梯能效等级划分标准,将电梯按照综合能效表现划分为五个等级,其中一级为最高能效等级,五级为最低。评定指标涵盖待机功耗、运行效率、再生能量回馈能力、控制系统智能化水平等多个维度,并根据不同类型电梯(如曳引式、液压式、无机房电梯等)设定差异化评价参数,确保评估结果的科学性和公平性。

实施规范的一大亮点在于引入了全生命周期能效管理理念。不仅关注电梯在额定工况下的瞬时能耗,更强调其在长期运行过程中的整体能源利用效率。例如,规范要求制造商提供电梯在典型负载周期内的年均能耗数据,并鼓励采用变频驱动、能量回馈装置、智能群控系统等先进技术。对于具备能量回馈功能的电梯,在制动过程中可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并回馈至电网,有效降低净能耗,这类产品在能效评级中将获得显著加分。

为确保规范落地实施,国家能源局同步建立了电梯能效标识制度。自实施之日起,所有新出厂的电梯必须加贴能效等级标识,明示其能效等级、年均耗电量及关键技术参数,便于消费者和建筑开发商进行绿色采购决策。同时,住建部门将在绿色建筑评价、公共机构节能考核等政策中,将电梯能效等级作为重要参考指标,推动高能效电梯在新建项目中的优先选用。

针对存量电梯市场,实施规范提出了分阶段改造计划。鼓励各地结合老旧小区改造、公共建筑节能提升工程,对运行年限较长、能效低于三级的老旧电梯实施节能更新或技术改造。支持通过合同能源管理(EMC)等市场化机制引入专业节能服务公司,实现“零投入、共享收益”的改造模式。据初步估算,若全国现有约800万台电梯中有30%完成节能升级,每年可节电超过50亿千瓦时,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400万吨。

此外,实施规范还强化了监管与激励双重机制。市场监管部门将加强对电梯能效标识真实性的监督检查,严厉打击虚标、伪造能效数据等行为。对在能效技术创新、产品推广方面表现突出的企业,给予税收优惠、专项资金支持等政策扶持。同时,国家能源局将定期发布电梯能效“领跑者”名单,树立行业标杆,营造良性竞争环境。

值得注意的是,该规范的出台不仅是技术层面的突破,更是我国能源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体现。它将电梯这一传统意义上的机电设备纳入国家宏观节能管理框架,体现了从“末端治理”向“源头控制”转变的治理思路。通过标准引领、政策协同、市场驱动的多轮联动,有望形成覆盖设计、制造、安装、使用、维护全过程的电梯能效管理体系。

展望未来,随着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在电梯领域的深度融合,电梯能效管理将迈向智能化、精细化新阶段。例如,基于大数据分析的预测性维护系统可动态优化运行策略,进一步降低无效能耗;智慧楼宇平台可实现电梯与照明、空调等系统的协同调度,提升整体建筑能效。国家能源局表示,下一步将根据技术进步和市场反馈,适时修订能效等级标准,扩大适用范围至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等其他垂直运输设备,持续完善交通领域节能标准体系。

可以预见,《国家能源局电梯能效等级实施规范》的全面推行,不仅将显著降低建筑运行能耗,助力实现“双碳”目标,也将倒逼电梯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为构建绿色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城市交通体系提供坚实支撑。

18625527838 CONTACT US

公司:河南锦轩电梯有限公司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新密市西大街办事处青屏大街1119号院财富广场1819号

Q Q:378680805

Copyright © 2002-2024

豫ICP备2025128257号-2

咨询 在线客服在线客服 电话:18625527838
微信 微信扫码添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