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消费者协会电梯消费维权指南

发布时间:2025-10-11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高层住宅、写字楼和商业综合体的数量迅速增加,电梯作为现代建筑中不可或缺的垂直交通工具,已深度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然而,电梯故障、维保不到位、安全隐患等问题时有发生,不仅影响居民出行体验,更可能威胁人身安全。为帮助广大消费者更好地维护自身权益,中国消费者协会特发布《电梯消费维权指南》,旨在提升公众对电梯使用安全的认知,明确责任边界,并提供切实可行的维权路径。首先,消费者应了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高层住宅、写字楼和商业综合体的数量迅速增加,电梯作为现代建筑中不可或缺的垂直交通工具,已深度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然而,电梯故障、维保不到位、安全隐患等问题时有发生,不仅影响居民出行体验,更可能威胁人身安全。为帮助广大消费者更好地维护自身权益,中国消费者协会特发布《电梯消费维权指南》,旨在提升公众对电梯使用安全的认知,明确责任边界,并提供切实可行的维权路径。

首先,消费者应了解电梯的基本权责划分。在住宅小区中,电梯属于共有设施,其所有权归全体业主共同所有,日常运行、维护和修理费用通常由物业管理和业主共同承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及相关规定,电梯使用单位(如物业公司)是电梯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必须依法履行安全管理职责,包括定期组织维保、建立安全技术档案、张贴有效年检标志等。若电梯出现故障或事故,消费者可依据合同关系向物业公司追责,也可通过业主大会监督其履职情况。

其次,消费者在日常使用中应具备基本的安全识别能力。正规电梯应在显著位置张贴“电梯使用标志”,标明下次检验日期、维保单位名称及紧急救援电话。若发现标志缺失、过期或信息模糊,应立即向物业反映。同时,注意观察电梯运行是否平稳,开关门是否顺畅,是否存在异响或抖动现象。一旦发现异常,应停止使用并及时报修。此外,切勿超载运行、强行扒门或在轿厢内蹦跳,这些行为不仅危险,还可能引发严重事故。

当电梯发生困人、滑梯、急坠等突发事件时,消费者应保持冷静,采取正确应对措施。首先,按下轿厢内的紧急呼叫按钮或拨打救援电话,与监控中心取得联系;若无响应,可拨打全国统一的电梯应急救援电话“96333”(部分城市适用)。等待期间切勿试图自行扒门逃生,以免造成二次伤害。中国消费者协会提醒,电梯设计具有多重安全保护机制,短暂停滞一般不会导致自由落体,盲目自救反而风险更大。

在维权方面,消费者若因电梯问题遭受人身或财产损失,有权依法索赔。例如,因维保不力导致乘客受伤,可要求物业公司或维保单位承担医疗费、误工费等赔偿责任;若长期存在安全隐患且未整改,可通过业主委员会提议更换物业公司或维保单位。维权过程中,应注意保留证据,包括现场照片、视频、医疗记录、沟通记录等,必要时可申请第三方鉴定。

对于新建商品房购房者而言,电梯品牌、数量、配置等信息应纳入购房合同条款。消费者在签约前应主动询问开发商所选电梯型号、载重能力、速度等级及售后服务承诺,并核实是否与宣传一致。若交房后发现电梯质量不达标或频繁故障,可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主张权利,要求整改甚至赔偿。

此外,中国消费者协会呼吁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加强电梯安全监管,推动“智慧电梯”建设,实现远程监测、故障预警和快速响应。鼓励社区建立电梯安全共治机制,定期组织业主参与电梯安全检查,提升透明度和参与感。同时,建议将电梯安全知识纳入社区宣传教育内容,提高全民安全意识。

最后,消费者可通过多种渠道进行投诉与反馈。若与物业协商无果,可向当地市场监督管理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或消费者协会投诉。目前,全国12315平台已开通线上投诉入口,支持上传证据材料,处理进度可实时查询。对于典型侵权案例,消协将适时发布警示信息,推动行业规范发展。

总之,电梯虽小,关乎民生大事。每一位消费者都应增强安全意识和法律意识,主动关注电梯运行状况,积极参与安全管理。只有政府监管、企业履责、公众监督三方协同发力,才能真正构建安全、便捷、放心的乘梯环境。中国消费者协会将持续关注电梯消费领域的新问题、新挑战,不断完善维权指引,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上上下下”安全。

18625527838 CONTACT US

公司:河南锦轩电梯有限公司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新密市西大街办事处青屏大街1119号院财富广场1819号

Q Q:378680805

Copyright © 2002-2024

豫ICP备2025128257号-2

咨询 在线客服在线客服 电话:18625527838
微信 微信扫码添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