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建筑行业的持续发展,电梯产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作为河南省重要的县域经济组成部分,新密市依托其坚实的工业基础和完善的产业链条,逐步形成了以电梯制造为核心的产业集群。为推动本地电梯产业高质量发展,新密市金融办创新推出“电梯产业融资支持计划”,通过政策引导、金融赋能与服务优化相结合的方式,切实破解企业融资难题,助力产业转型升级。
该融资支持计划的核心目标是围绕电梯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在技术研发、设备升级、市场拓展等关键环节提供精准化、可持续的金融支持。计划自2023年启动以来,已累计为超过30家电梯相关企业提供融资服务,总授信额度突破5亿元,有效缓解了企业在扩张过程中的资金压力。
在政策设计上,新密市金融办联合多家银行机构及担保公司,构建“政银担”三方协同机制。政府通过设立专项风险补偿资金池,对合作金融机构因支持电梯企业而产生的部分坏账损失给予一定比例补偿,从而增强金融机构放贷信心。同时,鼓励银行开发专属信贷产品,如“电梯智造贷”“设备升级贷”等,实行利率优惠、审批绿色通道等措施,提升服务效率。对于符合条件的企业,贷款利率可较同期基准下浮10%—20%,最长授信期限可达5年,极大降低了融资成本。
此外,该计划特别注重对科技创新型企业的扶持。针对从事智能电梯、节能控制系统、物联网维保平台研发的企业,金融办联合科技部门开展“科技金融对接行动”,引入知识产权质押、订单融资、应收账款保理等新型融资模式。例如,某本土电梯科技公司凭借其自主研发的AI故障预警系统获得知识产权质押贷款800万元,成功完成中试生产线建设,并顺利进入批量生产阶段。这一案例成为计划实施以来科技与金融深度融合的典范。
为确保资金精准投放,金融办建立了动态项目库和企业信用评价体系。所有申请支持的企业需经过严格的资质审核和技术评估,重点考察其技术水平、市场前景、环保合规及财务健康状况。同时,引入第三方专业机构进行尽职调查,防止资金空转或挪用。通过信息化平台实现全流程线上管理,从申请、评审到放款、监管均可实时追踪,提升了透明度和监管效能。
除了直接的资金支持,该计划还配套开展系列增值服务。金融办定期组织银企对接会、融资培训讲座和产业沙龙,帮助企业提升财务管理能力,了解最新金融政策。同时,推动建立电梯产业联盟,促进企业间协作与资源共享,形成“抱团发展”的良好生态。部分龙头企业还通过“链式融资”模式带动上下游中小企业共同受益,实现了产业链整体竞争力的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该计划在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方面也发挥了积极作用。金融办明确将节能环保指标纳入融资支持条件,优先支持采用绿色材料、高效电机和再生能源技术的电梯项目。例如,一家专注于太阳能驱动电梯研发的企业获得了2000万元低息贷款,用于建设智能化绿色工厂,预计每年可减少碳排放逾千吨。
从实施成效看,“电梯产业融资支持计划”不仅有效缓解了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更激发了整个产业的创新活力。2023年,新密市电梯及相关配套产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8.6%,新增高新技术企业7家,专利授权数量增长32%。多家企业成功开拓海外市场,产品远销东南亚、中东及非洲地区,品牌影响力显著提升。
展望未来,新密市金融办表示将持续优化该计划,探索设立电梯产业投资基金,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推动形成多元化投融资格局。同时,将进一步深化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打造“金融+科技+制造”融合发展的新模式,力争将新密建设成为中部地区具有影响力的电梯产业基地。
可以预见,在金融活水的持续浇灌下,新密市电梯产业正驶入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这一因地制宜、精准施策的融资支持举措,不仅为地方实体经济注入强劲动力,也为其他县域产业金融创新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经验。
Copyright © 2002-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