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卫健委医疗救援电梯使用规范

发布时间:2025-10-11

在医疗救援工作中,电梯作为连接医院各楼层的重要垂直交通设施,其规范使用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与救治效率。特别是在河南省各级医疗机构中,随着急救任务的日益繁重和患者转运频率的不断提升,医疗救援电梯的科学管理与合理使用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了《医疗救援电梯使用规范》,旨在提升医疗救援响应速度,保障急救通道畅通,确保患者在最短时间内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首先,规范明确

在医疗救援工作中,电梯作为连接医院各楼层的重要垂直交通设施,其规范使用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与救治效率。特别是在河南省各级医疗机构中,随着急救任务的日益繁重和患者转运频率的不断提升,医疗救援电梯的科学管理与合理使用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了《医疗救援电梯使用规范》,旨在提升医疗救援响应速度,保障急救通道畅通,确保患者在最短时间内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

首先,规范明确了医疗救援电梯的定义与适用范围。所谓“医疗救援电梯”,是指专门用于运送急危重症患者、执行紧急医疗任务或转运需特殊护理患者的电梯设备。此类电梯优先服务于急救绿色通道,包括急诊科、ICU、手术室、产房、介入导管室等关键科室之间的快速转运。所有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必须设置至少一部专用或指定的医疗救援电梯,并在显著位置标明“急救专用”标识,确保医护人员和公众能够清晰识别。

其次,规范对电梯的运行管理提出了具体要求。医疗机构应建立24小时值班制度,确保医疗救援电梯全天候处于可用状态。电梯维保单位须每月进行一次全面检查,每季度开展一次应急演练,重点测试电梯在断电、卡顿、通讯中断等突发情况下的应急响应能力。同时,电梯内必须配备紧急呼叫装置,并与医院总值班室或消防控制中心实现实时联动,一旦发生故障,能够在3分钟内响应,10分钟内启动救援程序。

在使用流程方面,规范强调“生命至上、优先通行”的原则。当急救团队携带担架、呼吸机、监护仪等设备需使用电梯时,其他人员应主动避让,不得占用或阻碍电梯运行。非急救情况下,严禁使用医疗救援电梯运送物资或普通患者。医院应在电梯附近设立调度岗或通过智能系统实现远程监控,由专人负责协调电梯使用,避免资源浪费和时间延误。对于大型综合医院,建议采用智能化电梯调度系统,根据患者病情等级自动分配电梯资源,实现高效分流。

此外,规范特别关注特殊场景下的电梯使用安全。例如,在转运传染病患者时,必须使用具备负压隔离功能的专用电梯,并在运输前后进行彻底消毒;对于体型较大或需多设备支持的危重患者,应提前评估电梯承重能力及空间尺寸,必要时安排工程技术人员现场协助。同时,所有参与转运的医务人员须接受电梯安全操作培训,掌握基本的应急处置技能,如手动开门、紧急制动、被困自救等。

为加强监督落实,河南省卫健委将医疗救援电梯管理纳入医院等级评审和年度考核体系。各地市卫生行政部门需定期组织专项检查,重点核查电梯维护记录、使用登记台账、应急演练档案等内容。对存在安全隐患、长期闲置或违规使用的单位,将予以通报批评并责令限期整改;情节严重的,依法依规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

最后,规范还倡导构建多部门协同机制。医院后勤、设备、护理、急诊等相关部门应密切配合,形成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闭环。鼓励医疗机构利用信息化手段,建立电梯使用数据分析平台,实时监测使用频次、等待时间、故障率等指标,持续优化资源配置和服务流程。同时,通过宣传栏、电子屏、内部培训等多种形式,提高全体职工对医疗救援电梯重要性的认识,营造尊重急救、支持急救的良好氛围。

总之,《河南省卫健委医疗救援电梯使用规范》的出台,不仅是提升全省医疗应急能力的重要举措,更是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的具体体现。通过制度化、标准化、智能化的管理手段,确保每一部医疗救援电梯都能在关键时刻发挥最大效能,为急危重症患者打通一条安全、快捷、高效的“生命通道”。未来,随着技术进步和管理创新,河南将持续完善医疗救援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全省急救体系迈向更高水平。

18625527838 CONTACT US

公司:河南锦轩电梯有限公司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新密市西大街办事处青屏大街1119号院财富广场1819号

Q Q:378680805

Copyright © 2002-2024

豫ICP备2025128257号-2

咨询 在线客服在线客服 电话:18625527838
微信 微信扫码添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