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密市财政局推进政府投资项目规范化、精细化管理的背景下,电梯采购作为公共建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预算编制工作必须遵循科学、合理、透明的原则。为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确保采购流程合规高效,特制定《新密市财政局电梯采购预算编制指南》,旨在为相关单位提供系统性指导,规范电梯采购预算的编制程序与技术要求。
电梯采购预算的编制应坚持“实事求是、厉行节约、公开透明、绩效导向”的基本原则。首先,预算编制必须基于实际需求,结合建筑物用途、使用人数、楼层高度等因素进行综合测算,避免盲目扩大或压缩采购规模。其次,应优先选择节能环保、安全可靠、维护成本低的产品,推动绿色政府采购。同时,全过程须符合财政资金管理规定,严格执行政府采购法律法规,确保程序合法、结果公正。
本指南适用于新密市各级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及财政资金支持的社会团体,在使用财政性资金开展电梯采购项目时的预算编制工作。包括但不限于新建办公楼、医院、学校、政务服务中心等公共建筑中的垂直电梯、自动扶梯、无障碍升降平台等设备的采购。
电梯采购预算应全面涵盖从前期调研到后期验收的全过程支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设备购置费:指电梯主机、控制系统、轿厢、门系统、导轨、对重装置等核心部件的采购费用。应根据品牌、型号、载重量、速度、层站数等技术参数进行市场询价,并参考近三年同类项目的中标价格水平。
运输与安装费:包括设备运输至施工现场的物流费用,以及专业安装团队的人工、机械和辅助材料费用。此项费用通常按设备总价的一定比例估算,建议控制在15%-20%之间,具体比例需结合项目地理位置和施工难度调整。
监理与检测费:为确保安装质量与安全性能,需委托具备资质的第三方机构进行施工监理和特种设备监督检验。该费用可按项目总金额的1%-2%计取,或根据合同约定单独列支。
设计与技术服务费:涉及电梯井道设计、土建配合、电气接口对接等专业技术服务,尤其在既有建筑加装电梯项目中尤为重要。此项费用可根据设计复杂程度按5000-20000元/台标准预估。
预备费:用于应对市场价格波动、设计变更或不可预见因素导致的成本增加。一般按总预算的3%-5%计提,重大项目可适当提高比例,但不得超过8%。
其他费用:包括培训费(操作人员培训)、保险费(设备运输及安装期间)、档案归集与验收评审费等零星支出,应据实列支。
预算编制应按照“需求确认—技术论证—市场调研—方案比选—预算测算—审核报批”的流程有序推进。
首先,由使用单位提出明确的电梯配置需求,包括数量、类型、主要技术参数和服务要求,并提交可行性说明。随后,组织建筑、机电、安全等领域专家开展技术论证,确保选型合理、布局科学。
在此基础上,通过公开渠道收集不少于三家主流供应商的报价信息,重点考察企业资质、产品认证(如ISO9001、CE、中国特种设备制造许可证)、售后服务网络及典型案例。鼓励采用性价比分析模型,综合评估全生命周期成本,而非仅关注初始采购价格。
完成数据采集后,依据上述预算构成要素逐项测算,形成初步预算草案。草案须经单位内部财务、资产、工程等部门联合会审,并报上级主管部门或财政局备案。对于预算金额超过50万元的项目,应按规定履行政府采购审批程序。
预算编制不仅是资金安排的技术环节,更是绩效管理的起点。各单位应在预算申报时同步设定清晰的绩效目标,如“实现无障碍通行覆盖率100%”“年故障率低于0.5次/台”等可量化指标。财政部门将据此开展事前评估,并在项目执行后组织绩效评价,结果作为后续资金安排的重要依据。
此外,所有电梯采购预算信息应依法依规在政府采购网、财政信息公开平台等渠道公示,接受社会监督。对虚报需求、高估冒算、规避招标等行为,将依纪依法追究责任。
本指南自发布之日起施行,由新密市财政局负责解释。随着技术进步和政策调整,财政局将定期组织修订,适时引入智能化电梯、物联网监测系统等新兴技术的成本参考标准,确保预算编制与时俱进。
通过本指南的实施,新密市将进一步提升电梯采购预算的科学化、标准化水平,切实发挥财政资金在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中的支撑作用,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安全、便捷、舒适的出行环境。
Copyright © 2002-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