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规划局电梯配套设施规划要求

发布时间:2025-10-11

近年来,随着郑州市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高层住宅、商业综合体及公共建筑数量迅速增加,电梯作为垂直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安全、便捷与高效运行已成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关键环节。为规范电梯配套设施的规划与建设,保障居民出行便利和生命财产安全,郑州市规划局结合国家相关技术标准和地方实际情况,出台了一系列关于电梯配套设施的规划要求,旨在推动城市建设向更加人性化、智能化和可持续方向发展。在新建住宅项目中,郑

近年来,随着郑州市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高层住宅、商业综合体及公共建筑数量迅速增加,电梯作为垂直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安全、便捷与高效运行已成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关键环节。为规范电梯配套设施的规划与建设,保障居民出行便利和生命财产安全,郑州市规划局结合国家相关技术标准和地方实际情况,出台了一系列关于电梯配套设施的规划要求,旨在推动城市建设向更加人性化、智能化和可持续方向发展。

在新建住宅项目中,郑州市规划局明确要求,凡建筑高度超过33米(约12层及以上)的住宅楼,必须设置不少于两台电梯,且至少有一台电梯应具备担架功能,满足紧急医疗救援需求。对于老年人居住比例较高的小区或养老设施项目,还需增设无障碍电梯,并确保电梯门宽不小于90厘米,轿厢深度满足轮椅回转空间要求。此外,电梯候梯厅的面积也需符合国家标准,保证高峰期人流疏散顺畅,避免拥堵现象发生。

针对商业办公类建筑,规划局强调电梯配置应与建筑使用性质相匹配。例如,在大型写字楼中,应根据建筑面积、预计容纳人数及高峰时段客流特征进行电梯数量与速度的科学测算。一般情况下,每万平方米办公面积应配备不少于5台客用电梯,同时设置独立的消防电梯和货梯。消防电梯必须直达地下车库和所有地上楼层,井道和机房设计须满足防火防烟要求,并接入建筑消防控制系统,确保火灾等突发事件时能够正常启用。

在公共建筑方面,如医院、学校、交通枢纽等人流密集场所,电梯规划更注重功能性与安全性。以医院为例,除常规客梯外,还应设置专用医梯用于运送病人、医疗器械及药品,其载重量不得低于1600公斤,运行平稳性要求更高。同时,儿科、妇产科等特殊科室所在楼层应优先保障电梯服务频次。学校建筑中,教学楼原则上不强制安装电梯,但对设有实验室、艺术教室等功能房间的高层教学楼,以及特殊教育学校,则必须配备无障碍电梯,方便师生特别是行动不便者通行。

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日益广泛,郑州市规划局亦对地下车库、人防工程、地铁接驳通道等区域的电梯设置提出具体指引。地下两层及以上的停车场应设置直达地面的人行电梯,并与周边步行系统有效衔接;地铁站点周边的商业开发项目需预留与轨道交通出入口连通的垂直交通接口,鼓励建设自动扶梯与直梯组合式换乘通道,提升市民出行体验。

为提升电梯使用的智能化水平,规划局倡导推广智慧电梯管理系统。新建项目应预留物联网监测设备安装条件,支持远程监控、故障预警、五方对讲等功能。鼓励采用人脸识别、语音呼叫、APP预约等智能交互技术,提高使用效率与安全性。同时,电梯机房、井道布局应在规划设计阶段统筹考虑,避免后期改造困难。电源供应须双回路供电或配备应急发电装置,确保停电状态下电梯仍可短时运行或安全停靠。

在既有建筑加装电梯方面,郑州市规划局坚持“因地制宜、业主自愿、政府引导”的原则,制定了详细的审批流程和技术导则。老旧小区加装电梯需征得本单元专有部分面积占比三分之二以上且人数占比三分之二以上的业主同意,并通过结构安全评估、日照影响分析和消防安全审查。设计方案应尽量减少对相邻住户采光、通风的影响,鼓励采用钢结构连廊、半透明幕墙等轻量化、低干扰形式。

值得注意的是,所有电梯配套设施的规划方案均需纳入建设工程设计方案联合审查范围,由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牵头,会同住建、消防、市场监管等部门共同把关。项目竣工后,电梯及相关配套设施须作为专项内容参与规划核实,未按批准方案建设的将不予通过验收。

综上所述,郑州市规划局通过系统化、精细化的电梯配套设施规划要求,不仅提升了城市建筑的功能品质,也为市民提供了更加安全、便捷、舒适的垂直出行环境。未来,随着城市发展形态的不断演进和技术手段的持续进步,电梯规划将更加注重绿色节能、智慧管理和人文关怀,助力郑州建设宜居宜业的现代化大都市。

18625527838 CONTACT US

公司:河南锦轩电梯有限公司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新密市西大街办事处青屏大街1119号院财富广场1819号

Q Q:378680805

Copyright © 2002-2024

豫ICP备2025128257号-2

咨询 在线客服在线客服 电话:18625527838
微信 微信扫码添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