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老旧小区改造已成为提升居民生活质量、改善城市面貌的重要举措。其中,既有住宅加装电梯作为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受到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河南省作为人口大省和中部地区的重要省份,近年来在推进既有住宅加装电梯方面持续发力,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明确支持条件、审批流程、资金补贴等关键内容,力求让更多居民尤其是老年人群体享受到“上下楼自由”的便利。
为确保相关政策落地见效,河南省政府督查室近期组织开展了针对全省范围内既有住宅加装电梯政策落实情况的专项督查行动。此次督查聚焦政策执行中的堵点、难点问题,深入基层一线,通过实地走访、查阅资料、座谈交流等方式,全面掌握各地政策推进的真实情况,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督查发现,多数地市能够积极响应省级部署,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实施细则,建立多部门协同工作机制,在项目申报、规划审批、施工监管等方面优化流程,提高效率。例如,郑州市建立了“一站式”服务窗口,实现加装电梯事项的集中受理、并联审批;洛阳市探索“政府引导+居民共担+企业参与”的多元化筹资模式,有效缓解了居民出资压力;新乡市通过社区协商机制,推动低层住户与高层住户达成共识,减少了邻里矛盾。这些创新做法为全省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然而,督查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部分县区对政策理解不到位,宣传力度不足,导致居民对加装电梯的申请条件、补贴标准、审批程序等信息掌握不全,存在“想装却不知如何办”的现象。个别地方审批环节仍较繁琐,涉及住建、自然资源、消防、市场监管等多个部门,协调难度大,审批周期长,影响了项目进度。此外,资金筹措仍是制约加装电梯推进的关键因素,尽管省级财政已安排专项资金予以支持,但部分地区配套资金落实不到位,居民自筹比例偏高,尤其在经济基础较弱的县城和乡镇,推进难度较大。
更为突出的是,居民意见协调难的问题依然普遍存在。由于加装电梯涉及采光、噪音、隐私、房价变动等多方面利益,低楼层住户往往持反对态度,部分小区因无法达成2/3以上业主同意的法定条件而搁置项目。对此,督查组建议各地进一步完善协商机制,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业委会、物业企业等基层治理力量的作用,通过召开听证会、入户沟通、案例展示等方式增进理解,化解分歧。
针对上述问题,河南省政府督查室已形成专题报告,向相关地市政府反馈督查意见,并提出整改要求。一是要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利用电视、广播、微信公众号等多种渠道开展精准宣传,提高政策知晓率;二是要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动审批流程再简化、时限再压缩,探索“联合审查”“告知承诺”等新型管理模式;三是要强化资金保障,督促各地足额落实配套资金,鼓励金融机构开发专项贷款产品,支持居民分期付款;四是要健全矛盾调解机制,推广“楼栋长+法律顾问+技术专家”联动模式,依法依规推进加装工作。
此次督查不仅是对既有住宅加装电梯政策落实情况的一次全面体检,更是对政府治理能力和服务水平的一次重要检验。通过发现问题、剖析原因、推动整改,有助于打通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让惠民政策真正惠及千家万户。
下一步,河南省政府督查室将持续跟踪整改进展,适时开展“回头看”,确保各项整改措施落到实处。同时,将把加装电梯工作纳入年度重点民生实事考核范围,强化结果运用,压实属地责任。可以预见,随着政策体系不断完善、工作机制持续优化,越来越多的老旧小区将迎来电梯加装的“春天”,居民的幸福感、获得感也将随之不断提升。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电梯虽小,却承载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河南省以督查促落实,以实干惠民生,正在用实际行动书写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温暖答卷。
Copyright © 2002-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