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密市某大型商场内的一部自动扶梯在正常运行过程中突发故障,引发部分顾客短暂滞留。所幸现场工作人员反应迅速,及时启动应急预案,未造成人员伤亡。更令人欣慰的是,当地电梯维保单位响应迅速,专业团队在接到报修后一小时内抵达现场,经过高效排查与抢修,故障电梯于当日恢复正常运行,整个过程未对商场正常营业造成实质性影响。
事发当天上午10时许,位于新密市中心的某综合购物中心三楼至四楼之间的自动扶梯在运行中突然发出异响并自动停机。监控系统随即触发警报,商场工程部第一时间收到通知。值班安保人员立即赶赴现场,引导正在使用电梯的顾客从两侧步行楼梯有序撤离,并在故障电梯两端设置安全隔离带和警示标识,防止其他顾客误入。与此同时,商场客服中心通过广播系统向全场顾客通报情况,安抚公众情绪,确保现场秩序井然。
“我们始终把顾客安全放在首位。”该商场物业负责人表示,“一旦发现设备异常,我们的应急流程会立刻启动。此次事件中,所有岗位人员按照预案各司其职,保障了现场安全。”
接到商场报修电话后,负责该电梯维保工作的本地服务公司迅速响应。维保调度中心在5分钟内完成工单派发,派出两名持有特种设备作业资格证的技术人员携带专用工具赶赴现场。据维保公司负责人介绍,他们与全市多个商业体建立了“半小时响应、一小时到场”的快速服务机制,尤其针对人流密集区域的电梯设备实行重点保障。
技术人员抵达后,首先对电梯进行了断电保护和安全锁定,随后展开全面检测。初步排查发现,故障源于驱动主机的变频器模块出现异常,导致控制系统误判为过载而自动停机。进一步拆解检查确认,模块内部存在局部短路现象,需更换核心部件。由于该型号配件库存充足,技术人员立即启用备用模块进行更换,并对整套控制系统进行复位与调试。
整个维修过程持续约两个小时,期间维保人员同步向商场方提交了详细的故障分析报告和后续维护建议。经多次试运行测试,电梯各项指标均恢复正常,符合国家安全标准,最终由商场安全主管与维保负责人共同签字确认恢复启用。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维修工作充分体现了本地化服务的优势。由于维保单位就在新密市区设有常驻服务站点,备件仓库距离事发商场仅十余分钟车程,极大缩短了响应时间。相比之下,若依赖外地或总部调配资源,很可能导致维修延误,进而影响商场客流疏导和商户经营。
“我们选择本地服务商,就是看中他们的响应速度和服务稳定性。”商场工程部经理坦言,“特别是在节假日或客流高峰期间,电梯作为垂直交通的核心设施,一旦长时间停摆,不仅影响顾客体验,还可能带来安全隐患。这次故障处理得当,正是得益于长期建立的合作机制。”
事实上,近年来新密市不断加强公共场所特种设备的安全监管力度。市场监管部门定期组织电梯安全专项检查,推动商场、医院、车站等重点场所落实“一梯一档”管理制度,并鼓励采用物联网技术实现远程监测预警。此次事件发生后,监管部门也第一时间介入,核实维保记录和检验报告,确认该电梯上次年检合格,日常巡检记录完整,排除了因疏于管理导致事故的可能性。
业内专家指出,电梯作为高频使用的公共设施,出现偶发性技术故障难以完全避免,关键在于能否做到“早发现、快响应、准处置”。此次新密商场的成功应对,为城市公共安全管理提供了可借鉴的范例。一方面,企业应持续完善应急预案并加强员工培训;另一方面,政府与企业需协同构建更加高效的应急服务体系,提升城市运行韧性。
目前,该商场已安排对全场8部电梯进行全面排查,并计划引入智能监控系统,实时采集运行数据,提前预判潜在风险。同时,商场方面也通过官方微信公众号向公众致谢,感谢顾客的理解与配合,并承诺将持续提升服务质量与安全保障水平。
此次事件虽是一次突发状况,却也成为检验城市公共服务能力的一块“试金石”。从现场处置到技术修复,从政企联动到公众沟通,各个环节的顺畅衔接,展现了新密市在城市管理精细化、应急响应高效化方面的进步。未来,随着智慧城市建设的深入推进,类似事件的应对将更加从容,市民的出行安全也将得到更强有力的保障。
Copyright © 2002-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