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高层建筑日益增多,电梯作为现代建筑中不可或缺的垂直交通工具,其安全运行直接关系到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近年来,因电梯老化、维护不当引发的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特别是在一些中小城市,由于专业技术人员缺乏、维保机制不健全,电梯安全隐患尤为突出。在这样的背景下,新密市率先推出“电梯保养技术指导 本地专家免费提供”服务项目,旨在提升全市电梯维保水平,保障市民出行安全。
该项目由新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牵头,联合市特种设备行业协会及多家具备资质的电梯维保企业共同实施。核心内容是组织一批经验丰富的本地电梯技术专家,为小区物业、维保单位及电梯使用单位提供免费的技术指导和现场咨询服务。无论是老旧电梯的日常维护,还是突发故障的应急处理,市民均可通过电话、微信小程序或社区服务窗口进行预约,专家将在24小时内响应并上门服务。
这一举措的推出,源于对现实问题的深入调研。据统计,新密市目前在用电梯超过3800台,其中使用年限超过10年的占比近35%。部分老旧小区电梯长期依赖外包维保公司,但由于监管不到位、维保记录不全,导致设备带病运行的情况屡见不鲜。更有甚者,个别物业公司为节省成本,选择不具备资质的“黑维保”队伍,埋下严重安全隐患。而本地专家团队的介入,正是为了填补这一监管与技术之间的空白。
参与此次项目的专家团队由15名资深工程师组成,平均从业年限超过15年,涵盖机械、电气、自动化控制等多个专业方向。他们不仅熟悉国内外主流电梯品牌的技术特点,还具备丰富的现场排查和故障诊断经验。每位专家均经过严格筛选,并签署服务承诺书,确保服务的专业性和公益性。值得一提的是,该服务完全免费,所有费用由政府专项财政资金支持,杜绝任何形式的附加收费或商业推销行为。
在实际操作中,专家服务主要分为三类:一是定期巡检指导,针对高龄电梯或投诉较多的小区,专家将协同物业和维保单位开展系统性检查,提出整改建议;二是应急技术支持,当电梯出现困人、异响、抖动等异常情况时,专家可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协助排查原因,避免盲目维修造成二次损坏;三是培训与宣教,定期组织物业管理人员、维保人员参加技术培训,普及电梯安全知识,提升基层维保能力。
一位参与项目的李工表示:“很多问题其实并不复杂,比如门锁接触不良、导轨润滑不足,只要及时发现就能避免大修。我们做技术指导,不是要取代维保公司,而是帮助他们更规范、更专业地工作。”他举例说,某小区一台电梯频繁出现“自动关门”故障,原维保单位多次更换主板未果,最终经专家现场检测发现是井道内潮湿导致信号干扰,仅通过加装防水套管就彻底解决问题,节省了上万元维修费用。
除了技术层面的支持,该项目还注重建立长效机制。所有服务过程均录入“新密市电梯智慧监管平台”,实现全流程可追溯。平台可自动生成电梯健康档案,对维保质量进行动态评估,并对存在重大隐患的设备发出预警。同时,市民可通过平台查询所乘电梯的维保记录、检验状态及专家建议,真正实现信息透明化。
社区居民对此项服务反响热烈。家住青屏街办事处的王女士说:“以前电梯出点小毛病,物业总是拖着不修,现在打个电话就有专家来看,心里踏实多了。”不少物业公司也表示,专家指导不仅提升了维保质量,还降低了运营风险和纠纷概率。
当然,项目的持续发展仍需多方共同努力。相关部门呼吁更多具备资质的技术人才加入专家库,同时也鼓励市民积极参与电梯安全管理,发现问题及时反馈。未来,新密市计划将该模式推广至扶梯、货梯等其他特种设备领域,打造“家门口的安全守护网”。
电梯虽小,关乎民生。新密市通过整合本地技术资源,创新公共服务模式,走出了一条低成本、高效率的安全治理新路径。这不仅是技术的下沉,更是责任的落地。当每一部电梯都能得到科学养护,每一次升降都充满安心,城市的温度也就体现在这些细微之处。
Copyright © 2002-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