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郑州市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以下简称“郑州特检院”)对新密市重点公共场所的电梯设备进行了全面安全检测,并正式向社会公示了本次检测结果。此次检测覆盖范围广、标准严格、流程规范,旨在进一步加强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保障公众乘梯安全,提升城市公共设施运行质量。
本次检测对象主要包括新密市辖区内医院、商场、学校、政务服务中心、大型住宅小区等重点场所共计137台在用电梯,涵盖乘客电梯、自动扶梯和载货电梯等多种类型。检测工作自2023年9月中旬启动,历时近一个月,由郑州特检院派出专业技术团队,依据《特种设备安全法》《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等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逐台开展现场检验。
检测内容涵盖电梯的机械系统、电气控制系统、安全保护装置、应急报警系统、门锁装置、限速器—安全钳联动系统等多个关键环节。同时,检验人员还重点检查了使用单位的日常维护保养记录、应急预案制定与演练情况、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状况以及管理制度落实情况,确保“硬件”与“软件”双达标。
从公示结果来看,总体情况良好。137台受检电梯中,合格率为96.35%,即132台通过检验,符合安全运行标准,可继续投入使用。不合格电梯共5台,主要问题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部分电梯的紧急报警装置失效或响应不及时;二是个别自动扶梯梳齿板存在松动或缺齿现象;三是少数电梯层门锁紧装置不符合技术要求;四是维保记录填写不规范,存在漏项或未按时维保的情况。
针对发现的问题,郑州特检院已向相关使用单位和维保企业下达整改意见书,责令限期整改,并安排专人跟踪复查。截至发稿前,已有4台问题电梯完成整改并通过复检,剩余1台因涉及部件更换周期较长,预计将于本月底前完成全部整改工作。在此期间,相关单位已采取停用措施,并设置明显警示标识,防止意外发生。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检测过程中,郑州特检院还联合新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开展了“电梯安全进社区”宣传活动,通过设立咨询台、发放宣传手册、现场演示应急自救方法等方式,向市民普及电梯安全知识,增强公众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活动现场反响热烈,累计发放资料3000余份,接受群众咨询500余人次,有效提升了社会对特种设备安全的关注度。
郑州特检院相关负责人表示,电梯作为现代城市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垂直交通工具,其安全运行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近年来,随着新密市城镇化进程加快,高层建筑数量持续增加,电梯保有量逐年上升,安全监管压力也随之加大。为此,该院将持续推进电梯安全常态化监管机制,强化重点场所、老旧电梯的专项排查,推动“智慧电梯”平台建设,实现远程监测、故障预警和快速救援一体化管理。
此外,该负责人也提醒各电梯使用单位要切实履行安全主体责任,选择具备资质的维保单位,严格落实日常巡检和定期维护制度;维保企业应提高服务质量和响应效率,杜绝“走过场”式维保;广大市民在乘坐电梯时应文明乘梯,注意查看电梯内是否张贴有效的检验合格标志,遇困时保持冷静,使用紧急呼叫按钮求助,切勿强行扒门。
此次检测结果的公开透明,不仅体现了监管部门依法履职的严谨态度,也为公众提供了知情权和监督权,进一步增强了社会对特种设备安全的信心。下一步,郑州特检院将继续秉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深化与各区县市场监管部门的协作联动,构建更加科学、高效的特种设备安全治理体系。
可以预见,在多方共同努力下,新密市的电梯运行环境将不断优化,市民的出行安全将得到更加坚实的保障。安全无小事,责任重于山。唯有常抓不懈、防微杜渐,才能真正筑牢城市公共安全的“垂直防线”。

 
                        Copyright © 2002-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