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郑州市应急管理局正式发布《新密市消防电梯项目验收报告》,标志着新密市在城市公共安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该报告全面总结了自2022年启动的消防电梯改造与新建项目的实施情况、技术标准执行情况、现场验收结果及后续管理建议,为提升高层建筑消防安全水平提供了有力支撑。
本次消防电梯项目覆盖新密市城区内36个住宅小区、12栋公共建筑及5处老旧楼宇,涉及电梯总数达487台,其中新建消防电梯63台,既有电梯改造升级424台。项目以“预防为主、防消结合”为指导原则,重点解决老旧小区消防设施老化、电梯无法满足消防救援需求等问题,全面提升高层建筑在火灾等突发事件中的应急响应能力。
根据验收报告内容,所有参与项目的消防电梯均严格按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消防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GB/T 26465)及相关地方标准进行设计和施工。关键指标包括:电梯载重不低于1000公斤,运行速度不小于1.5米/秒,具备独立供电系统、双回路电源保障、井道防烟排烟装置、专用消防操作模式等功能。此外,所有电梯均配备应急通讯系统,可实现与消防指挥中心的实时联动。
在验收过程中,郑州市应急管理局联合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场监督管理局、消防救援支队等多部门组成专项验收小组,采取“资料审查+现场测试+功能验证”三位一体的评估方式。验收人员对每台消防电梯进行了不少于三次的模拟火警测试,重点检验其在断电、烟雾、高温等极端条件下的运行稳定性与响应速度。结果显示,所有受检电梯均能正常进入消防运行模式,平均响应时间控制在30秒以内,符合国家规定的技术要求。
尤为值得关注的是,项目在智能化管理方面实现了突破性进展。新密市首次在全市范围内统一部署“智慧消防电梯监管平台”,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对电梯运行状态的24小时远程监控。平台可实时采集电梯的运行数据、故障报警、使用频次等信息,并与城市应急指挥系统无缝对接。一旦发生火情,系统将自动向最近的消防站推送电梯位置、运行状态及建筑结构图,极大提升了救援效率。
验收报告还指出,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部分挑战。例如,个别老旧小区因空间限制难以加装排烟井道,经技术论证后采用加压送风系统替代;另有少数居民对电梯改造期间的施工噪音和出行不便提出意见,相关部门通过优化施工方案、设置临时通道等方式予以缓解。总体来看,群众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超过92%的受访居民对项目成效表示认可。
为进一步巩固项目成果,报告提出了三项后续管理建议:一是建立健全消防电梯日常巡检与维护制度,明确物业单位和维保企业的责任分工;二是定期开展消防电梯应急演练,提升居民自救互救能力;三是将消防电梯运行数据纳入城市“一网统管”平台,推动跨部门协同治理。
此次验收工作的顺利完成,不仅填补了新密市在高层建筑消防垂直运输能力方面的短板,也为全省乃至全国类似城市的公共安全建设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郑州市应急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持续推进消防基础设施补短板工程,计划在2025年底前完成全市所有符合条件高层建筑的消防电梯配置工作,切实筑牢城市安全防线。
消防安全无小事,电梯虽小,却关乎千家万户的生命通道。新密市消防电梯项目的成功实施,是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典范案例,展现了现代城市治理体系在应对复杂安全风险中的高效运作能力。随着科技手段的不断融入和管理制度的日益完善,人民群众的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必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Copyright © 2002-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