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南省政府官网发布通报,对新密市政务服务中心电梯改造项目相关情况进行了详细说明。此次通报旨在进一步规范政府采购行为,强化财政资金使用监管,提升政务服务设施运行安全水平,同时也为全省各级行政机关在重大民生项目实施过程中提供了重要参考。
通报指出,新密市政务服务中心作为当地群众办理行政审批、公共服务事项的重要窗口单位,日均接待办事群众数千人次,人流量大、业务密集。中心原有垂直电梯因建成时间较早,设备老化严重,频繁出现故障,存在较大安全隐患。此前已发生多起电梯困人事件,虽未造成人员伤亡,但严重影响了群众办事体验和政务服务形象。为此,新密市政府决定启动电梯改造工程,将其纳入2023年度重点民生实事项目清单,并由市财政安排专项资金予以保障。
项目立项后,新密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牵头组织实施,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及相关规定开展公开招标。经第三方专业机构评估,原电梯系统已无法通过维修延续使用寿命,必须进行整体更换。项目预算控制价为486万元,采购内容包括两台载重1.6吨、速度1.75米/秒的无机房乘客电梯,以及配套的控制系统、监控系统、应急电源等附属设施。招标过程依法依规进行,最终由一家具备特种设备安装改造维修许可证(A级资质)的企业中标。
然而,在施工过程中,有关部门发现部分环节存在管理不严、监督不到位的问题。一是施工单位在未报备的情况下擅自调整施工方案,将原定的整体吊装改为分段拼接,影响了工程进度与质量控制;二是监理单位履职不力,未能及时发现并纠正施工中的违规操作;三是项目验收阶段资料不齐全,部分技术参数未按合同要求提供检测报告。上述问题被省“放管服”改革督导组在专项检查中发现,并移交新密市相关部门处理。
针对发现问题,河南省政府高度重视,责成省市场监管局、省财政厅联合成立专项核查组赴新密市实地调查。经核实,该项目虽已完成主体安装并通过初步调试,但在正式投入使用前必须完成全部整改工作。通报明确要求:一要立即暂停电梯试运行,待所有问题整改完毕并经第三方权威机构检验合格后方可启用;二要对相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依法依规追责,目前已有3名公职人员被约谈,监理单位被处以罚款并记入信用档案;三要全面排查全省各级政务服务中心、便民服务站等公共场所电梯运行状况,建立隐患台账,限期整改。
此次通报还强调,各地各部门要以此为鉴,切实加强政府投资项目全过程管理。特别是在涉及公共安全的基础设施建设中,必须坚持“安全第一、质量优先”原则,严格落实招投标制度、工程监理制度和竣工验收制度。同时,要加快推进政务服务场所适老化、无障碍化改造,提升设施的人性化水平和服务能力。对于群众反映强烈的“办事难、跑腿多”问题,不仅要优化流程,更要夯实硬件基础,确保人民群众在安全、便捷、舒适的环境中享受高效政务服务。
据了解,目前新密市已组织专家团队对电梯改造项目进行全面复核,重新完善施工记录和检测资料,预计将于本月底前完成全部整改任务。新的电梯系统将加装智能监控平台,实现远程实时监测、故障自动报警和维保周期提醒等功能,全面提升运行安全性与管理智能化水平。此外,新密市还计划在未来三年内对全市12个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的电梯、消防、电力等设施进行系统性升级,打造标准化、规范化、智慧化的基层政务服务体系。
此次事件反映出在推进政务服务现代化过程中,硬件设施建设不容忽视,监督管理机制更需持续强化。省政府在通报结尾强调,各级政府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群众满意度作为衡量工作的根本标准,真正做到“民有所呼、政有所应”。只有将每一项惠民工程都办成民心工程、放心工程,才能不断提升政府公信力和群众获得感,推动全省营商环境和政务服务水平迈上新台阶。

 
                        Copyright © 2002-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