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新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持续推进就业培训基地建设,为提升培训环境的安全性与便利性,切实保障参训人员和工作人员的出行需求,人社局正式发布了《就业培训基地电梯采购验收标准》。该标准的出台,标志着新密市在公共设施设备管理方面迈出了规范化、标准化的重要一步,也为后续类似项目的建设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此次发布的电梯采购验收标准,涵盖了从设备选型、技术参数、安装施工到最终验收的全过程要求,旨在确保所采购电梯安全可靠、节能环保、运行高效,并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行业规范。标准共分为六大模块:采购基本要求、技术性能指标、安装过程监管、质量验收流程、档案资料管理以及后期运维建议,全面覆盖电梯生命周期的关键节点。
在采购基本要求方面,标准明确指出,所有拟采购电梯必须具备国家特种设备制造许可证,供应商需提供有效的营业执照、安全生产许可证及相关资质证明。同时,优先选用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企业产品,确保源头质量可控。此外,电梯应适用于公共培训场所的使用特点,具备高频率运行能力,且具备无障碍设计,满足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的使用需求。
技术性能指标是本次标准的核心内容之一。文件对载重能力、运行速度、停层精度、噪声控制、节能等级等关键参数作出了详细规定。例如,培训基地电梯额定载重量不得低于1000公斤,额定速度不低于1.5米/秒,平层精度控制在±5毫米以内;运行时轿厢内噪声不得超过55分贝,机房噪声不高于80分贝。同时,电梯须配备能量回馈装置,实现再生电能利用,达到国家二级以上能效标准,体现绿色低碳发展理念。
在安装过程监管环节,标准强调实行全过程跟踪管理。安装单位须具备相应的特种设备安装改造维修许可证,并严格按照经审批的设计图纸和技术方案施工。施工现场应设立安全警示标识,落实高空作业、临时用电等安全防护措施。人社局将联合市场监管部门开展不定期巡查,重点检查导轨垂直度、门系统对中性、限速器—安全钳联动装置等关键部位的安装质量,确保施工工艺达标。
质量验收流程则分为初步验收和最终验收两个阶段。初步验收由安装单位自检合格后提出申请,由项目建设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共同参与,重点核查设备外观、功能测试、安全保护装置有效性等内容。最终验收需在电梯试运行不少于72小时且无故障的前提下进行,由市特种设备检验机构主导,依据《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开展法定检验,出具检验合格报告。只有通过全部验收程序并取得使用登记证后,电梯方可正式投入使用。
为加强可追溯性和责任管理,标准特别设置了档案资料管理条款。要求建立完整的电梯“一梯一档”管理制度,归集包括采购合同、技术文件、安装记录、检验报告、维保计划等在内的全部资料,并实行电子化存档,便于日后查询与监管。同时,鼓励接入市级智慧监管平台,实现远程监控和故障预警功能。
最后,标准还提出了后期运维建议。要求使用单位与具备资质的维保企业签订长期服务协议,每月至少进行两次例行保养,每年开展一次全面检查。电梯操作人员需持证上岗,定期接受安全培训。一旦发生故障或困人事件,须在30分钟内响应,2小时内完成处置,最大限度保障人员安全。
新密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制定并发布这一标准,不仅是落实“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具体举措,更是推动公共就业服务提质增效的重要抓手。未来,人社局将持续加强对培训基地基础设施的投入与监管,不断提升服务能力和安全保障水平,为广大劳动者营造更加安全、便捷、舒适的培训环境。
可以预见,随着该标准的落地实施,新密市就业培训基地的电梯配置将实现统一规范、安全可靠、智能高效的目标,不仅提升了基地整体形象和服务品质,也为全市公共建筑设备采购树立了标杆。下一步,人社局还将根据实际运行情况,适时组织标准宣贯培训,并探索将其纳入地方标准体系,进一步扩大其应用范围和影响力。

 
                        Copyright © 2002-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