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郑州市体育局正式通报了运动员村电梯采购项目的履约排名情况,引发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此次通报不仅是对项目执行过程中各参与方履约能力的一次全面评估,也为今后大型公共设施建设项目提供了可借鉴的管理范本。
据悉,运动员村电梯采购项目是郑州市为承办2025年全国运动会而启动的重点配套工程之一,旨在为运动员提供安全、高效、舒适的居住环境。该项目涵盖住宅楼、训练场馆、医疗中心等多个功能区域,共需安装各类电梯近300台,涉及载客电梯、医用电梯、无障碍电梯及货梯等多种类型。由于项目体量大、技术要求高、交付周期紧,郑州市体育局在招标阶段便设立了严格的履约评价机制,确保供应商在产品质量、安装进度、售后服务等方面均达到高标准。
根据通报内容,本次履约排名依据“质量保障、进度控制、服务响应、安全管理”四大核心指标进行综合评分,由第三方监理机构与项目管理团队联合评审。排名结果显示,A类供应商共5家,B类8家,C类3家,另有1家因多次未按期交付关键部件被列为整改对象。其中,位列榜首的某国内知名电梯企业凭借其稳定的产品性能、高效的安装调度和7×24小时应急响应机制获得满分评价。该企业在短短四个月内完成全部120台电梯的安装调试,且一次性验收通过率达到100%,成为本次项目中的标杆单位。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排名并非简单以“谁先完工”为唯一标准,而是强调全过程管理的科学性与可持续性。例如,在“安全管理”一项中,所有供应商必须提交详细的施工安全方案,并接受不定期飞行检查。通报中特别提到,有两家企业在高空作业防护措施上存在漏洞,虽未发生事故,但仍被扣减相应分数,体现了监管部门“防患于未然”的严谨态度。
此外,郑州市体育局还首次引入“用户反馈权重”,将运动员试住期间对电梯运行平稳性、开关门噪音、候梯时间等实际体验纳入评分体系。这一举措得到了广泛好评,被认为真正实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建设理念。一位参与试住的短跑运动员表示:“电梯运行非常平稳,即使负重训练后携带器材上下楼也毫无压力,响应速度很快,极大提升了生活便利性。”
在通报发布会上,郑州市体育局相关负责人强调,运动员村作为赛事期间的核心生活区,其基础设施质量直接关系到参赛人员的体感体验和城市形象展示。因此,电梯作为高频使用设备,必须做到“零故障、零延误、零投诉”。该负责人同时透露,未来将在全市范围内的公共建筑项目中推广此类履约评价机制,推动政府采购从“重价格”向“重质量、重服务”转变。
针对排名靠后的供应商,体育局已下达限期整改通知书,要求其在一个月内提交详细改进方案,并由专家组进行复核。对于被列为重点监管对象的企业,将暂停其参与后续体育系统项目的投标资格,直至整改达标。此举彰显了主管部门强化责任追究、维护公平竞争环境的决心。
此次履约排名的公布,也在行业内引发了关于“如何平衡成本与品质”的深入讨论。有专家指出,部分企业在投标阶段为争取中标而压低报价,导致后期在材料选用或人工投入上打折扣,最终影响整体履约质量。对此,郑州市体育局表示,下一步将优化评标办法,增加“全生命周期成本评估”权重,鼓励企业以长期运营效益为导向参与竞争,而非一味追求低价中标。
总体来看,运动员村电梯采购项目的履约排名不仅是一次阶段性成果的展示,更标志着郑州在重大工程项目管理上的规范化、透明化迈出了坚实一步。通过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引入多方监督机制、注重用户体验反馈,该项目为其他城市同类工程建设提供了有益参考。
随着全国运动会筹备工作的持续推进,郑州市体育局表示将继续加强对各项配套设施建设的督导力度,确保所有工程按时保质完成。同时,也将定期发布履约通报,接受社会监督,努力打造一个安全、智能、绿色、人文的现代化运动员村,为全国运动员提供一流的居住与训练环境,展现郑州作为国家中心城市的综合实力与责任担当。

 
                        Copyright © 2002-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