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深入推进,区域间的互联互通成为推动经济一体化的重要抓手。在众多基础设施项目中,跨境电梯项目因其连接香港与澳门特别行政区的特殊地理意义和民生价值,备受关注。近日,中国港澳研究会发布了一份关于“跨境电梯项目中标企业合规评估”的专项研究报告,首次系统披露了该项目在招投标、企业资质审查及后续监管等方面的合规性分析,为公众深入了解这一重大民生工程提供了权威依据。
该跨境电梯项目旨在通过现代化垂直交通系统,实现珠海横琴与澳门之间的便捷通行,尤其服务于老年人、残障人士等行动不便群体。项目自提出以来,便被视为深化粤澳合作、落实“一国两制”下民生融合的标志性工程。然而,由于涉及跨境协调、资金投入大、技术要求高,项目的透明度与合规性始终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为此,中国港澳研究会组织专家团队,历时六个月,对项目中标企业的遴选过程、履约能力、法律合规记录及社会责任表现进行了全面评估。
报告指出,本次招标严格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及《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相关原则,采用公开、公平、公正的竞争机制。参与竞标的七家企业均来自内地与港澳地区,涵盖建筑、机电、智能控制等多个领域。最终中标企业为“华南建通集团有限公司”,该公司在提交的技术方案中展现出成熟的跨境项目经验,特别是在电梯安全控制系统、无障碍设计及应急响应机制方面获得了评审专家组的高度评价。
在合规性评估方面,研究会重点审查了中标企业在近三年内的经营行为,包括是否存在重大行政处罚、税务违规、环保问题及劳动纠纷。核查结果显示,华南建通集团未发现重大违法违规记录,其财务状况稳健,资产负债率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具备较强的履约保障能力。此外,该公司曾参与港珠澳大桥配套工程建设项目,积累了丰富的跨境协作经验,其项目管理团队中有多名成员具备港澳执业资格,能够有效对接两地法规与标准。
值得注意的是,研究会特别强调了企业在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方面的合规表现。由于跨境电梯将接入智慧城市管理系统,涉及大量乘客出行数据的采集与传输,因此数据治理成为评估的关键指标。报告显示,中标企业已建立符合《个人信息保护法》和《网络安全法》要求的数据管理制度,并承诺所有数据存储于境内服务器,不向境外机构提供未经授权的数据访问权限。同时,企业已通过ISO/IEC 27001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认证,进一步增强了公众对其技术可信度的信心。
在环境与社会责任层面,评估报告肯定了中标企业在绿色建造方面的实践。项目设计方案采用了节能型永磁同步电机、能量回馈系统及智能照明调控技术,预计每年可减少碳排放约180吨。此外,企业承诺在施工期间采取低噪音作业、扬尘控制及废弃物分类处理措施,最大限度降低对周边居民生活的影响。研究会还建议,在项目运营阶段设立公众监督委员会,邀请澳门居民代表、环保组织及残障权益团体参与日常管理,提升项目的社会包容性。
尽管整体评估结果积极,研究会也指出了潜在风险与改进建议。例如,目前缺乏统一的跨境工程争议解决机制,一旦出现合同履行纠纷,可能影响项目进度。为此,报告建议由广东省发改委牵头,联合港澳相关部门建立“大湾区基础设施项目联合协调办公室”,统筹政策衔接与争端调解。同时,应加强对中标企业分包环节的监管,防止资质挂靠或转包现象发生,确保工程质量可控。
此次合规评估的发布,不仅提升了跨境电梯项目的透明度,也为未来类似跨境合作项目提供了可复制的评估框架。中国港澳研究会表示,将持续跟踪项目进展,定期发布第三方监督报告,推动大湾区基础设施建设在法治化、规范化轨道上稳步前行。可以预见,随着更多此类民生工程的落地,粤港澳三地的深度融合将不断迈向新高度,真正实现“硬联通”与“软衔接”的协同发展。

 
                        Copyright © 2002-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