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加深以及“一带一路”倡议的持续推进,跨境电子商务和外贸新业态蓬勃发展,为地方产业转型升级注入了强劲动力。在这一背景下,新密市凭借其坚实的制造业基础和日益完善的外贸服务体系,成功推动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出口退税项目落地实施。其中,“国家海关总署备案新密市跨境电梯零部件退税项目”的中标案例,不仅标志着地方外向型经济迈上新台阶,也为全国中小城市探索跨境电商与传统制造融合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经验。
该项目由新密市政府牵头,联合当地重点电梯零部件生产企业、第三方跨境电商平台服务商及税务、海关等职能部门共同推进。核心目标是通过建立规范化的跨境出口流程,实现对电梯零部件出口业务的全流程监管与高效退税,提升企业资金周转效率,增强国际市场竞争力。2023年年初,该项目正式提交至国家海关总署进行备案申请,并于同年6月顺利通过审核,成为河南省首个获批的县级市跨境出口退税专项备案项目,引发广泛关注。
项目之所以能够成功中标并顺利备案,得益于多方面的协同创新。首先,在政策对接方面,新密市主动融入国家稳外贸、促发展的大局,积极争取省级商务部门支持,精准把握《关于促进跨境电子商务健康快速发展的指导意见》等相关文件精神,结合本地产业特点制定实施方案。其次,在技术支撑层面,项目引入区块链+物联网技术,构建了从生产、报关、物流到结算的全链条数字化管理系统,确保每一笔出口数据真实可溯,满足海关和税务部门对“三单合一”(订单、运单、支付单)的监管要求。
更为关键的是,新密市聚焦电梯产业链优势,选取了包括导轨、门机系统、控制系统在内的高附加值零部件作为首批出口品类,合作企业涵盖多家高新技术企业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这些企业原本多以国内配套为主,受国内市场增速放缓影响,亟需拓展海外市场。通过本项目提供的“一站式”出口服务通道,企业得以快速接入国际采购平台,产品远销东南亚、中东、非洲等多个地区,出口额在备案后三个月内同比增长超过45%。
在退税机制设计上,项目创新采用“提前申报、容缺受理、快速退库”的模式,将传统出口退税平均20个工作日的办理周期压缩至7个工作日内,极大缓解了企业的现金流压力。同时,依托电子口岸与金税系统的数据互通,实现了退税审核自动化率超90%,错误率显著下降,进一步提升了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和企业满意度。
此次项目的成功备案,不仅是新密市外向型经济发展的重要里程碑,也体现了国家层面对县域经济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的支持态度。国家海关总署在审批过程中充分肯定了该项目在制度创新、风险防控和技术应用方面的示范意义,并将其列为2023年度“跨境电商综试区典型实践案例”之一,拟在全国范围内组织经验交流。
从更宏观的角度看,该案例反映出我国外贸发展模式正在发生深刻变革——由过去依赖沿海大城市带动,逐步转向内陆中小城市依托特色产业实现突围。新密市的经验表明,只要找准定位、整合资源、强化政企协作,即使是非沿海地区也能在跨境贸易中占据一席之地。尤其对于装备制造类传统产业而言,借助跨境电商平台打通出口路径,不仅能有效化解产能过剩问题,还能倒逼企业提升产品质量和技术含量,实现从“制造”向“智造”的跃迁。
展望未来,新密市已着手规划二期项目,拟将轴承、耐火材料等其他优势工业品纳入跨境退税体系,并探索开展海外仓布局和品牌出海战略。与此同时,相关部门正研究出台配套奖励政策,鼓励更多中小企业加入合规化出口行列。
可以预见,随着此类项目的持续深化,我国县域经济在全球供应链中的角色将更加多元和主动。而新密市的这一中标案例,无疑为全国同类地区提供了宝贵借鉴,也为中国制造走向世界开辟了新的通道。

 
                        Copyright © 2002-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