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步伐的加快,智能制造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引擎,正在不断深化技术革新与标准体系建设。在这一背景下,国家智能制造标准化工作组于近期正式采纳“新密电梯参数配置平台”作为行业推荐性技术应用范例,标志着我国在智能装备制造领域的标准化进程迈出了重要一步。
新密电梯参数配置平台是由河南省新密市某高新技术企业联合国内多家科研院所共同研发的智能化工业软件系统,专注于电梯设计、制造、安装与运维全生命周期的参数化管理。该平台通过集成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算法、物联网通信和数字孪生技术,实现了电梯产品从客户需求输入到生产配置输出的全流程自动化匹配,显著提升了电梯制造企业的响应速度与定制化能力。
国家智能制造标准化工作组在评审过程中指出,该平台具备高度的可复制性与行业适配性,其核心架构符合《智能制造系统架构》(IMSA)国家标准,并在数据接口、信息模型、服务交互等方面实现了与现有工业互联网平台的无缝对接。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平台采用模块化设计理念,支持多品牌、多型号电梯产品的参数库构建,能够根据不同建筑场景自动推荐最优配置方案,有效降低了设计错误率和后期返工成本。
在标准兼容方面,新密平台全面遵循IEC 62264(企业控制系统集成)、GB/T 39116-2020《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模型》以及《工业互联网平台选型要求》等国内外主流标准,确保了系统在跨企业、跨区域协作中的互操作性。评审专家认为,该平台的成功应用为电梯行业乃至整个装备制造业提供了可量化的智能制造实施路径,具备推广至其他离散制造领域的潜力。
更为深远的意义在于,该平台的采纳不仅是对技术创新成果的认可,更是我国智能制造标准体系由“制定”向“落地”转化的重要体现。长期以来,尽管我国已发布数百项智能制造相关标准,但在实际产业应用中仍存在标准与实践脱节、企业实施成本高、技术路线不统一等问题。而新密平台通过将标准内置于软件逻辑之中,使企业在日常运营中自然遵循规范流程,真正实现了“标准即服务”的理念转变。
此外,该平台还构建了开放的技术生态,支持第三方开发者接入,鼓励上下游企业共享参数模板、工艺知识库和质量评估模型。目前,已有超过30家电梯整机制造商和零部件供应商接入该平台,形成了覆盖设计、采购、生产、检测等多个环节的协同网络。这种基于标准的产业协作模式,有助于打破信息孤岛,提升产业链整体效率。
国家智能制造标准化工作组表示,未来将把新密电梯参数配置平台作为典型案例纳入《智能制造典型应用场景参考指南》,并在全国范围内组织试点推广。同时,工作组还将联合行业协会、检测机构和技术联盟,围绕该平台开展标准符合性测试、成熟度评估和安全认证工作,进一步夯实其在行业中的权威地位。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采纳也反映出我国智能制造发展思路的深刻变化——从过去侧重硬件升级和设备联网,转向更加注重软件定义制造、数据驱动决策和标准引领创新。新密平台的成功经验表明,只有将技术突破与标准建设紧密结合,才能实现智能制造从“点上突破”到“面上推广”的跨越。
展望未来,随着5G、人工智能大模型和边缘计算等新技术的持续演进,参数配置类智能平台的功能边界将进一步拓展。例如,结合生成式AI技术,平台有望实现“语音输入需求—自动生成三维方案—同步输出BOM清单”的全链路智能响应;而通过接入城市级物联网中枢,还可实现电梯运行状态与智慧楼宇管理系统的实时联动,为城市安全运行提供数据支撑。
可以预见,在国家智能制造标准化体系的持续完善下,像新密电梯参数配置平台这样的创新成果将不断涌现,并逐步形成覆盖全产业链的标准应用生态。这不仅将加速我国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进程,更将为全球智能制造发展贡献更多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

Copyright © 2002-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