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作为国内最具权威性和影响力的学术组织之一,在推动行业技术进步、制定标准规范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我国电梯产业的快速发展,电梯安全与性能问题日益受到社会各界关注。特别是在高层建筑密集、城市化进程加快的背景下,电梯门机系统作为保障乘客进出安全的核心部件,其可靠性、稳定性和智能化水平直接关系到整个电梯系统的运行质量。为此,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牵头组织相关专家、企业及检测机构,经过多轮调研、试验验证和技术论证,正式发布了《新密电梯门机测试标准》,填补了国内在该领域标准化体系中的空白,标志着我国电梯关键零部件技术水平迈上新台阶。
该标准的制定背景源于当前市场上电梯门机产品种类繁多、技术路线各异,缺乏统一的性能评价和测试方法,导致产品质量参差不齐,部分产品存在关门力过大、响应延迟、故障率高等问题,严重威胁乘梯安全。尤其是在一些老旧电梯改造项目中,非标或劣质门机被广泛使用,给监管带来挑战。因此,建立科学、严谨、可操作的测试标准成为行业迫切需求。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依托其强大的专家资源和技术积累,联合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以及多家头部电梯制造企业,历时三年完成了标准的起草与验证工作。
《新密电梯门机测试标准》涵盖了门机系统的多个核心性能指标,包括但不限于:开关门时间、关门阻力、防夹保护功能响应时间、重复定位精度、耐久性寿命、电磁兼容性以及环境适应性等。每一项指标均设定了明确的测试条件、测量方法和合格判定依据。例如,在防夹测试中,标准规定必须采用直径为30mm的标准测试棒进行模拟障碍物检测,要求门机在接触后0.5秒内完成反向动作,且最大作用力不得超过150牛顿,以确保不会对儿童或老人造成伤害。此外,标准还特别强调了智能化功能的测试,如基于红外、激光或图像识别的主动感知技术,提升了现代电梯门机的安全等级。
值得一提的是,“新密”并非指地理意义上的新密市,而是“新型、密封、精密”的缩写,体现了该标准面向未来电梯发展趋势的技术导向。所谓“新型”,是指支持变频控制、永磁同步电机驱动等先进技术;“密封”强调门机在灰尘、潮湿等恶劣环境下仍能稳定运行;“精密”则突出其高精度位置控制和低噪音特性。这一命名方式也反映出标准制定者对未来电梯智能化、绿色化、人性化发展的前瞻性思考。
在实施层面,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已联合国家电梯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建立配套的认证体系。凡申请认证的企业需提交完整的技术文档,并通过指定实验室的全项测试。认证过程实行第三方独立评审机制,确保公平公正。获得认证的产品将被授予专用标识,便于用户识别和市场监管。目前,已有包括通力、迅达、康力电梯在内的十余家企业积极参与首批认证试点,反馈普遍积极。
该标准的发布不仅提升了国产电梯门机的整体技术水平,也为出口产品提供了国际接轨的技术依据。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中国电梯设备正加速走向海外市场,而统一的高标准将成为打破贸易壁垒、增强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支撑。同时,该标准也为地方政府在电梯安全监管中提供了技术抓手,有助于推动老旧电梯更新改造工作的规范化开展。
可以预见,《新密电梯门机测试标准》的推广应用,将在提升公共安全、促进行业升级、引导技术创新等方面产生深远影响。中国机械工程学会表示,后续将持续跟踪技术发展动态,定期修订标准内容,并计划将其申报为行业标准乃至国家标准,进一步扩大其影响力。这不仅是学会服务国家战略、支撑产业发展的重要体现,更是我国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进程中,标准引领创新的生动实践。

Copyright © 2002-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