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河南锦轩电梯有限公司官方网站!

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发布新密电梯零件寿命规范

发布时间:2025-11-05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高层建筑数量持续增长,电梯作为现代建筑中不可或缺的垂直交通工具,其安全性和可靠性备受关注。电梯运行的安全不仅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也直接影响社会公共安全体系的稳定。在此背景下,中国质量认证中心(CQC)于近日正式发布《新密电梯零件寿命规范》(以下简称“规范”),旨在进一步提升电梯零部件的质量管理水平,推动行业标准化、规范化发展,为电梯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高层建筑数量持续增长,电梯作为现代建筑中不可或缺的垂直交通工具,其安全性和可靠性备受关注。电梯运行的安全不仅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也直接影响社会公共安全体系的稳定。在此背景下,中国质量认证中心(CQC)于近日正式发布《新密电梯零件寿命规范》(以下简称“规范”),旨在进一步提升电梯零部件的质量管理水平,推动行业标准化、规范化发展,为电梯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提供坚实支撑。

该规范的出台,是继《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GB 7588)等国家标准之后,针对电梯核心零部件寿命管理的一项重要补充。不同于以往侧重于整梯性能和安装标准,此次发布的规范首次系统性地对电梯关键零部件的使用寿命、检测周期、更换条件及评估方法进行了明确界定,填补了长期以来在零部件层面缺乏统一寿命评价体系的空白。

规范覆盖的零部件范围广泛,包括但不限于曳引机、限速器、安全钳、门机系统、导轨、钢丝绳、控制柜元器件等影响电梯运行安全的核心部件。其中,特别强调了对高磨损、高负荷部件的寿命分级管理制度。例如,钢丝绳的使用寿命根据使用环境、载荷频率、维护状况等因素划分为A、B、C三级,分别对应6年、4年和2年的推荐更换周期;而限速器则要求每满5年必须进行一次全面校验,超过10年未更换且无法通过复检的,应强制报废。

值得一提的是,规范引入了“设计寿命”与“实际服役寿命”相区分的理念。设计寿命是指制造商在理想工况下评估的理论使用年限,而实际服役寿命则需结合运行强度、维保记录、环境温湿度、腐蚀程度等多维度数据综合判断。为此,规范鼓励电梯生产企业在出厂时为关键零部件加装电子标签(RFID)或嵌入式传感器,实现全生命周期的数据追踪与智能预警,为后期维护和更换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此外,规范还明确了第三方检测机构的职责与资质要求。所有涉及寿命评估的检测工作必须由具备CQC授权资质的机构执行,并出具具有法律效力的检测报告。检测内容不仅包括外观检查、尺寸测量,还需进行材料疲劳测试、电气性能衰减分析等专业项目,确保评估结果的客观性和权威性。

在实施层面,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将联合市场监管总局、住建部门及行业协会,推动该规范在全国范围内的落地应用。计划分阶段推进:第一阶段为试点推广,选取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以及郑州、成都等新一线城市开展为期一年的示范工程;第二阶段将在总结经验基础上,逐步向二三线城市延伸,并纳入各地电梯安全监管平台的数字化管理体系。

对于电梯制造企业而言,新规范的实施既是挑战也是机遇。一方面,企业需重新梳理产品设计流程,强化材料选型、工艺控制和耐久性测试环节,确保零部件寿命符合新规要求;另一方面,这也倒逼企业加快技术创新步伐,推动智能化、模块化、可追溯的新型电梯生态建设。部分领先企业已开始布局“寿命即服务”(LaaS, Lifetime as a Service)模式,通过数据驱动的预测性维护为客户延长设备使用寿命、降低运维成本。

物业管理单位和维保企业同样面临转型升级的压力。规范要求物业方建立电梯零部件更换台账,定期上传至地方特种设备监管系统;维保单位则须在每次保养记录中注明关键部件的剩余寿命评估结果,并对临近寿命终点的部件提出更换建议。此举有望打破过去“重维修、轻预防”的传统模式,真正实现从被动抢修向主动管理的转变。

可以预见,《新密电梯零件寿命规范》的发布,标志着我国电梯安全管理正迈向精细化、科学化的新阶段。它不仅是技术标准的更新,更是安全理念的升级——从关注“有没有故障”转向“会不会出故障”,从依赖人工经验判断转向依托数据模型预测。未来,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的深度融合,电梯零部件的寿命管理将更加精准高效,人民群众“上下之间”的安全感也将得到前所未有的保障。

中国质量认证中心表示,下一步将持续跟踪规范实施效果,收集行业反馈,适时启动修订程序,并考虑将更多新兴技术如碳纤维复合材料、自润滑轴承等纳入寿命评估体系,助力我国电梯产业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

18625527838 CONTACT US

公司:河南锦轩电梯有限公司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新密市西大街办事处青屏大街1119号院财富广场1819号

Q Q:378680805

Copyright © 2002-2024

豫ICP备2025128257号-2

咨询 在线客服在线客服 电话:18625527838
微信 微信扫码添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