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建筑行业的蓬勃发展,电梯作为现代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数量持续增长。据统计,全国在用电梯已突破千万台,且每年仍以较快速度递增。然而,电梯在提供便捷出行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容忽视的能源消耗问题。特别是在高层建筑中,电梯运行能耗占建筑总能耗的比例逐年上升,成为建筑节能领域亟待解决的关键环节之一。
在此背景下,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等相关部门持续推进节能技术的研发与推广工作,将一批高效、智能、环保的技术纳入《国家重点节能低碳技术推广目录》。近期,“新密电梯变频控制技术”成功入选国家节能技术推广名录,标志着我国在电梯节能控制领域的自主创新取得了重要突破,也为建筑节能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技术范本。
所谓“新密电梯变频控制技术”,是指基于先进的电力电子技术和智能控制算法,对电梯驱动系统进行优化调控的一种节能方案。该技术通过实时监测电梯负载、运行速度、加减速曲线等参数,动态调节电机供电频率和电压,实现电机输出功率与实际需求的精准匹配。相较于传统电梯采用的恒频或工频控制方式,变频控制能显著降低启停过程中的电能损耗,避免“大马拉小车”的能源浪费现象。
新密电梯变频控制技术的核心优势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节能效果显著。根据多地试点项目实测数据,应用该技术后,单台电梯平均节电率可达30%以上,在使用频率较高的商业楼宇和住宅小区中,部分设备节电率甚至超过40%。二是运行更加平稳舒适。由于变频器能够实现软启动和软停止,有效减少机械冲击和振动,延长了电梯曳引机、钢丝绳等关键部件的使用寿命,降低了维护成本。三是智能化程度高。系统集成物联网模块,支持远程监控、故障预警和能耗分析,便于物业管理方实施精细化运维管理。
值得一提的是,该技术由国内科研团队联合电梯制造企业自主研发,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打破了长期以来高端电梯控制系统依赖进口的局面。同时,技术适配性强,可广泛应用于新装电梯配套及既有电梯节能改造项目,具备良好的经济性和推广前景。
从宏观层面看,电梯节能不仅是企业降本增效的内在需求,更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抓手。据测算,若全国1000万台电梯中有50%完成变频节能改造,年节电量预计可达上百亿千瓦时,相当于减少标准煤消耗数百万吨,减排二氧化碳近千万吨。这不仅有助于缓解电力供应压力,也将为城市绿色低碳发展注入新动能。
国家将“新密电梯变频控制技术”纳入节能推广目录,体现了政策层面对技术创新和绿色转型的高度重视。下一步,建议相关部门进一步完善激励机制,通过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绿色金融等方式,鼓励更多物业单位和电梯使用方主动开展节能改造。同时,应加快制定和完善电梯能效评价标准体系,推动建立覆盖设计、制造、安装、运维全生命周期的节能监管机制。
此外,还需加强技术培训与宣传引导,提升行业从业人员对先进节能技术的认知水平,消除“重购置、轻节能”的传统观念。鼓励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深化产学研合作,持续攻关电梯能量回馈、群控优化、人工智能调度等前沿技术,推动我国电梯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转型升级。
可以预见,随着“新密电梯变频控制技术”在全国范围内的推广应用,我国建筑节能水平将进一步提升,绿色出行环境将不断优化。这项技术的成功实践,不仅为电梯行业树立了节能标杆,也为其他高耗能设备的绿色改造提供了有益借鉴。未来,在科技创新与政策支持的双重驱动下,我国节能减排事业必将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为建设美丽中国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贡献更大力量。

Copyright © 2002-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