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已成为提升居民生活质量、改善人居环境的重要举措。在郑州市新密市西大街办事处,一项关乎民生福祉的重点工程——既有住宅加装电梯项目顺利竣工,标志着当地在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迈出坚实步伐,切实解决了居民“上下楼难”的痛点问题。
位于西大街办事处辖区内的某老旧小区建于上世纪90年代,共有6层住宅楼十余栋,居住着大量中老年居民。由于建设年代较早,楼宇未配备电梯,居民尤其是老年人和行动不便者长期面临出行困难。每逢买菜、就医、探亲,爬楼成为一种负担,甚至有部分老人因惧高或体力不支而减少外出,严重影响了生活质量。居民多次反映希望加装电梯,呼声日益强烈。
面对群众期盼,西大街办事处高度重视,将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列为年度重点民生实事项目之一。办事处成立专项工作小组,联合住建、规划、市场监管、社区居委会等多部门协同推进,深入小区开展调研走访,倾听居民意见,组织召开居民议事会,就电梯选址、资金分摊、后期维护等问题进行充分协商。通过“一事一议”“一梯一策”的方式,因地制宜制定实施方案,确保政策落地既合法合规,又符合群众实际需求。
在实施过程中,西大街办事处始终坚持“政府引导、居民自愿、依法合规、保障安全”的原则。一方面,积极争取上级财政补贴政策,对符合条件的加装电梯项目给予每台数十万元的资金支持;另一方面,鼓励居民合理分担建设成本,并引入专业第三方服务机构提供技术咨询与施工监理,确保工程质量与施工安全。同时,针对低楼层住户可能存在的采光、噪音等顾虑,工作人员多次上门沟通,优化设计方案,最大限度减少对周边住户的影响,最终赢得了全体业主的理解与支持。
经过数月的紧张施工,该项目首部加装电梯于近日正式竣工并投入使用。新电梯采用钢结构连廊设计,外观简洁大方,与原有建筑风格协调统一,内部配备无障碍按钮、紧急呼叫系统、防夹装置等现代化设施,运行平稳安静,极大提升了居民的出行便利性。竣工当天,多位年过七旬的老人亲自体验电梯上下,激动之情溢于言表。“以前拎一袋米上六楼要歇三回,现在一键直达,真是做梦都没想到!”一位居民感慨道。
电梯虽小,却承载着千家万户的幸福期盼。此次加装电梯项目的成功落地,不仅是硬件设施的升级,更是基层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生动体现。西大街办事处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群众“小事”当作政府“大事”来办,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民有所呼、政有所应”的责任担当。项目推进过程中展现出的民主协商机制、精细化管理手段和人性化服务理念,也为其他老旧小区改造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样本。
值得一提的是,为确保电梯长期安全运行,西大街办事处还指导社区建立了后续管理机制,明确电梯使用单位、维保单位和监管责任,设立专项维修基金,并推动成立业主自治小组参与日常监督。同时,依托智慧社区平台,实现电梯运行状态实时监控和故障预警,真正做到“建得好、管得住、用得久”。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一部电梯,连接的是楼层,温暖的是人心。郑州新密西大街办事处1部加装电梯的顺利竣工,不仅解决了居民“爬楼难”的现实问题,更架起了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之间的“连心桥”。它标志着城市更新的步伐正在向纵深迈进,也彰显出新时代社会治理中温度与精度的完美融合。
未来,随着更多类似民生工程的持续推进,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老旧小区焕发新生,居民的生活也将更加便捷、舒适、安心。而这背后,正是无数基层工作者默默耕耘、久久为功的努力成果。他们用脚步丈量民情,用实干回应民意,在平凡岗位上书写着不平凡的为民答卷。

Copyright © 2002-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