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备受关注的“郑州新密早期中国文旅示范项目”传来重要进展——电梯工程330万元标段顺利完成招标工作,标志着该项目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迈出了关键一步。此次中标单位为国内知名机电设备安装企业,具备丰富的大型文旅项目施工经验,其成功中标不仅体现了市场对该项目的高度认可,也为后续工程建设的高效推进提供了有力保障。
郑州新密早期中国文旅示范项目是河南省重点打造的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标杆工程,依托新密市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丰富的考古资源,聚焦“中华文明探源”主题,致力于还原华夏文明起源阶段的社会形态与生活图景。项目整体规划占地约1200亩,涵盖遗址展示区、文化体验馆、沉浸式剧场、研学基地等多个功能板块,建成后将成为集文物保护、学术研究、公众教育与休闲旅游于一体的国家级文化旅游目的地。
此次完成招标的电梯工程作为项目内部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连接多层建筑空间、提升游客通行效率、保障无障碍出行的核心功能。该标段总投资达330万元,涉及垂直电梯、自动扶梯及配套智能化控制系统的设计、采购、安装与调试,覆盖范围包括主展馆、地下遗址保护区、游客服务中心等关键区域。考虑到项目特殊的地质条件与文物保护要求,电梯选型与施工方案均需满足高抗震等级、低振动干扰、节能静音等多项技术标准,对承建单位的专业能力提出了极高要求。
据项目管理方介绍,本次招标严格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吸引了全国十余家具备特种设备安装资质的企业参与竞标。评审过程中,专家组从企业资质、技术方案、过往业绩、售后服务等多个维度进行综合打分,最终选定一家在文博场馆、地下空间开发等领域拥有丰富实践案例的企业中标。该企业曾参与故宫博物院文物库房电梯改造、良渚古城遗址公园无障碍系统建设等重点项目,其提出的“定制化+智慧化”解决方案获得了评审团的一致认可。
值得关注的是,本次电梯工程特别注重与整体建筑风格和文化氛围的协调统一。例如,在主展馆区域将采用仿古外观设计的观光电梯,外饰面融入陶纹、玉雕等早期中国艺术元素,既满足现代使用需求,又强化了文化叙事的连贯性;而在地下遗址保护区,则选用微型井道电梯与无机房技术,最大限度减少对原始地层的扰动,确保文物安全。此外,所有电梯均配备AI运行监测系统,可实时感知客流变化并自动调节运行频率,提升运营效率的同时降低能耗。
项目负责人表示,电梯工程的顺利中标是整个文旅示范项目建设进程中的重要节点,意味着内部动线系统进入实质性实施阶段。接下来,施工团队将严格按照文物保护规范开展作业,采取分段施工、夜间运输、减震防护等措施,避免对周边考古遗存造成影响。预计全部电梯设备将于明年上半年完成安装调试,并同步接入项目智慧管理平台,实现远程监控、故障预警与应急响应一体化管理。
随着各项基础设施的加速落地,郑州新密早期中国文旅示范项目的形象日益清晰。未来,这里不仅将成为公众了解中华五千年文明起源的重要窗口,也将通过高科技手段与沉浸式体验,让沉睡的文物“活起来”,让历史的故事“讲出来”。此次电梯工程的成功招标,既是项目建设稳步推进的缩影,也折射出地方政府在推动文化自信自强、促进文旅深度融合方面的坚定决心。
可以预见,在各方共同努力下,这一承载着文明记忆与时代使命的重大工程,必将在中原大地上书写出新时代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的精彩篇章。而此次330万元电梯标段的圆满完成,正是迈向这一目标的重要一步,为后续更多专项工程的顺利实施树立了良好范例。

Copyright © 2002-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