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旧小区居民对加装电梯的需求日益迫切。特别是在新密市,许多建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住宅楼因缺乏电梯设施,给居民尤其是老年人、残疾人和孕妇的日常出行带来了极大不便。为切实改善民生、提升居住品质,新密市积极推进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工作,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截至目前,已有8部加装电梯正式投入使用,有效缓解了部分居民“上下楼难”的问题。
这一惠民工程的背后,离不开政策支持与资金保障机制的创新。为减轻居民筹资压力,新密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出台专项政策,允许符合条件的业主提取个人住房公积金用于既有住宅加装电梯的资金筹集。此举不仅拓宽了资金来源渠道,也极大提高了居民参与加梯项目的积极性。
根据相关政策规定,凡在新密市行政区域内依法建设并投入使用的多层无电梯住宅,且加装电梯项目已取得相关部门审批手续的,房屋所有权人及其配偶、子女、父母均可申请提取住房公积金。提取额度原则上不超过实际分摊的加装费用,且在一个自然年度内仅限提取一次。该政策自实施以来,已有多户家庭成功办理提取业务,切实将“沉睡”的公积金转化为“活用”的民生资金。
以新密市某小区为例,该小区建于1998年,共6层,居民中老年人占比超过40%。长期以来,高层住户上下楼极为不便,尤其在搬运重物或突发疾病时更是困难重重。在社区居委会的组织协调下,经过多轮协商,最终达成加装电梯共识。项目总投资约50万元,按照楼层高低进行费用分摊,平均每户出资2万至5万元不等。得益于公积金提取政策的支持,近七成参与家庭通过提取公积金缓解了经济压力,使项目得以顺利推进。
值得一提的是,新密市在推动加装电梯过程中,始终坚持“业主主体、社区引导、政府支持”的原则。街道办、社区居委会积极发挥桥梁作用,组织召开居民议事会,协助解决低层住户顾虑、结构安全评估、管线迁移等难题。同时,住建、规划、消防等部门开通绿色通道,优化审批流程,缩短建设周期,确保项目依法依规高效落地。
在已投用的8部电梯中,多数采用外挂式钢结构井道设计,既保证了建筑结构安全,又最大限度减少了对原有采光和通风的影响。电梯配备刷卡系统、紧急呼叫装置、视频监控等智能化设施,提升了使用安全性与便利性。部分小区还引入第三方专业维保公司,建立长效管理机制,确保电梯长期稳定运行。
此外,为鼓励更多小区参与改造,新密市正研究制定财政补贴政策,拟对符合条件的加装电梯项目给予一定比例的资金补助。同时,探索“代建租用”“共享电梯”等新型模式,降低初期投入门槛,让更多居民享受到政策红利。
当然,加装电梯工作仍面临一些挑战。例如,部分居民因担心噪音、采光受影响而持反对意见;个别建筑结构复杂,施工难度大;后续维护费用分担机制尚不完善等。对此,相关部门表示将持续加强宣传引导,完善协商机制,推动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氛围。
总体来看,新密市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支持和多方协作,走出了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的老旧小区加梯之路。8部电梯的投入使用,不仅是硬件设施的升级,更是城市温度的体现。它让“悬空老人”不再望楼兴叹,让邻里关系在共同协商中更加融洽,也让城市更新的脚步更加坚实有力。
未来,随着政策体系的不断完善和技术手段的持续进步,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老旧小区迎来“一键直达”的幸福生活。而公积金支持加装电梯的实践,也为其他城市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样本。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新密市的这一举措,正是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的生动诠释,也为构建宜居、韧性、智慧的城市环境注入了强劲动力。

Copyright © 2002-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