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既有住宅加装电梯成为提升居民生活质量、改善居住环境的重要民生工程。在河南省新密市,这一惠民举措正稳步推进,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截至目前,全市已有8部既有住宅加装电梯项目完成施工并投入使用,多个小区的居民切实享受到了“一键到家”的便利。与此同时,相关协议签订率已达到政策设定目标,标志着新密市在推动老旧小区改造、完善社区基础设施方面迈出了坚实步伐。
加装电梯看似是一项简单的工程建设,实则涉及规划审批、资金筹措、居民协商、技术设计等多个环节,其中最难攻克的往往是居民之间的意见协调。一栋楼少则四五户,多则十几户,低层住户担心采光、噪音和房价受影响,高层住户尤其是老年人则迫切希望解决上下楼难题。如何平衡各方利益,达成共识,是项目能否顺利推进的关键。为此,新密市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主动作为,建立了“政府引导、社区牵头、居民协商、专业支持”的工作机制,通过召开协调会、入户宣讲、案例展示等方式,耐心细致地做通群众思想工作。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新密市坚持“成熟一幢、启动一幢”的原则,优先选择居民意愿强烈、协商基础较好的楼栋先行试点。以城区某老旧小区为例,该楼共六层,居住着12户居民,其中60岁以上老人占到七成。过去,不少老人因腿脚不便长期“困”在家中,子女探望也极为不便。在社区居委会的组织下,楼栋居民多次召开议事会,最终就电梯选址、费用分摊、后期维护等问题达成一致,并签订了加装协议。该项目从立项到竣工仅用时五个月,如今电梯运行平稳,居民满意度极高,成为全市推广的样板工程。
为减轻居民经济负担,新密市出台了财政补贴政策,对符合条件的加装电梯项目给予每部最高15万元的资金支持。同时鼓励采用分期付款、社会资本参与、公积金提取等多种方式拓宽筹资渠道。部分小区还探索“代建租用”模式,由第三方公司出资建设并负责运维,居民按月支付使用费,有效降低了前期投入门槛。这些灵活多样的支持措施,极大提升了居民参与的积极性。
值得一提的是,新密市在推进加装电梯工作中,始终坚持依法依规、公开透明的原则。所有项目均需经过业主书面同意、公示征求意见、专家技术审查、质量安全监管等程序,确保工程合法合规、安全可靠。住建、市场监管、消防等部门联合建立全过程监管机制,严把设计关、施工关、验收关,杜绝安全隐患。已完成的8部电梯全部通过质量检测和特种设备注册登记,实现了“零事故、零投诉”的良好局面。
随着首批项目的成功落地,示范效应逐渐显现。越来越多的小区居民开始主动咨询加装政策,社区申报数量明显增加。据统计,目前全市已有超过30个楼栋进入协议签订或前期准备阶段,预计未来两年内将有更多电梯投入使用。部分街道还成立了“加梯服务专班”,提供政策解读、技术咨询、矛盾调解等一站式服务,进一步提升了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
当然,前进道路上仍面临一些挑战。例如,部分老楼结构复杂、空间受限,难以找到合适的电梯井道位置;个别居民因观念差异或利益诉求不同,迟迟不愿签字;后续运维管理机制也有待进一步完善。对此,新密市正着手研究制定更加精细化的支持政策,探索统一运维平台建设,推动加装电梯从“能装尽装”向“好装好用”转变。
既有住宅加装电梯,装上的不仅是垂直交通的便利,更是城市温度与治理能力的体现。它关乎千家万户的日常起居,承载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新密市以务实的态度、创新的举措和扎实的行动,交出了一份温暖的民生答卷。未来,随着政策体系的不断完善和社会共识的持续凝聚,相信会有更多居民告别“爬楼难”,迎来“一键直达”的幸福生活。这既是城市更新的缩影,也是共建共治共享理念在基层治理中的生动实践。

Copyright © 2002-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