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老旧小区改造成为提升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举措之一。在这一背景下,加装电梯作为改善老年人和行动不便群体出行条件的关键工程,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郑州市新密市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号召,持续推进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工作。截至目前,全市已有15部加装电梯项目顺利完成并投入使用,切实解决了居民“上下楼难”的问题,赢得了群众的一致好评。
新密市位于河南省中部,是郑州都市圈的重要组成部分。辖区内不少住宅小区建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楼层普遍为4至6层,且未配备电梯。随着时间推移,住户老龄化趋势日益明显,许多老人每天不得不面对爬楼的困扰。尤其在高层居住的居民,提菜、买药、就医等日常活动变得异常艰难。为此,新密市政府将加装电梯列为民生实事重点推进项目,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支持和组织协调,推动加装电梯工作稳步落地。
此次完成的15部加装电梯分布在多个老旧小区,涵盖城区主要街道及居民集中区域。项目实施过程中,相关部门坚持“业主自愿、政府引导、因地制宜、保障安全”的原则,充分尊重居民意愿,广泛开展意见征集和协商调解。在技术方案设计上,充分考虑建筑结构、采光通风、消防安全等因素,确保加装电梯既实用又安全。同时,施工过程严格执行建设标准,加强质量监管,确保每一部电梯都经得起时间和使用的检验。
资金问题是加装电梯推进中的关键难题。由于加装一部电梯通常需要数十万元投入,单靠业主自筹压力较大。为此,新密市出台专项扶持政策,明确对符合条件的加装电梯项目给予财政补贴。此次15个项目中,政府通过维修资金渠道提供了有力的资金支持,有效减轻了业主的经济负担。据有关部门介绍,维修资金的使用严格按照《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管理办法》执行,经过业主大会或业主代表会议表决同意后方可动用,确保资金使用公开透明、合法合规。
值得一提的是,在资金分摊机制上,各小区业主展现出高度的自治意识和邻里协作精神。多数单元楼通过召开多次协调会,结合楼层高低、使用频率等因素,制定了公平合理的出资比例方案。例如,低层住户出资较少甚至不参与出资,而高层住户适当多承担费用,体现了“谁受益、谁付费”的基本原则。同时,部分小区还引入第三方服务机构提供全程代办服务,协助办理审批手续、选择施工单位、监督工程质量,大大提高了项目推进效率。
加装电梯不仅是一项基础设施工程,更是一次社区治理能力的考验。在项目推进过程中,街道办、社区居委会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积极组织协调,化解矛盾纠纷。例如,在某小区加装电梯初期,有低层住户担心影响采光和噪音问题,一度反对施工。社区工作人员多次上门沟通,邀请专业机构进行光照模拟和噪音评估,并组织现场答疑,最终打消了居民顾虑,促成项目顺利实施。
如今,这15部新装电梯已正式启用,居民上下楼更加便捷。一位年近七旬的住户激动地说:“以前上下一趟楼要歇好几回,现在按个按钮就到了,真是方便多了。”不少子女也表示,父母出行便利了,家庭幸福感明显提升。电梯的投入使用,不仅改善了居住环境,也增强了邻里之间的沟通与信任,促进了社区和谐。
展望未来,新密市将继续总结经验,优化工作机制,扩大加装电梯覆盖范围。下一步,计划将更多符合条件的老旧小区纳入改造清单,进一步简化审批流程,拓宽资金筹措渠道,探索“代建租用”“分期付款”等新型模式,让更多居民享受到政策红利。
加装电梯虽是“小工程”,却承载着千家万户的“大民生”。新密市以实际行动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用一部部电梯架起了通往幸福生活的“连心桥”。随着更多电梯陆续建成,城市更新的步伐将更加坚实,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也将不断提升。

Copyright © 2002-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