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新密市中医院正式启动电梯更新与加装项目,并于当月完成签约工作,标志着该院在提升医疗服务环境、优化患者就医体验方面迈出了关键一步。该项目旨在解决长期以来因电梯数量不足、设备老化带来的运行效率低、安全隐患突出等问题,进一步完善医院基础设施建设,满足日益增长的医疗需求。
作为新密市重要的公立中医医疗机构,新密市中医院近年来就诊人数持续攀升,尤其是在门诊高峰期和住院部转运过程中,现有电梯系统已难以承载高强度的垂直交通压力。部分电梯使用年限超过15年,存在运行噪音大、故障频发、维护成本高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及患者的就医体验。在此背景下,医院管理层高度重视,经过多轮调研论证,最终决定启动电梯系统全面升级改造工程。
此次电梯项目共涉及院内三栋主要建筑:门诊楼、住院部大楼及医技综合楼。项目内容包括拆除老旧电梯6台,新增现代化医用电梯8台,其中包含4台无障碍电梯和2台专用于手术室与ICU区域的洁净电梯。新电梯全部采用智能控制系统,具备人脸识别、语音提示、防夹保护、停电自动平层等多项先进功能,确保在各种极端情况下的安全稳定运行。此外,电梯载重能力提升至1600公斤,可满足担架车、急救设备及多人同时通行的需求,极大提升了紧急救援响应速度。
项目自2024年1月正式签约以来,由国内知名电梯企业承建,严格按照国家《特种设备安全法》《医用电梯技术规范》等标准执行。施工期间,医院成立了专项协调小组,统筹安排施工进度与医疗秩序保障,采取“分段施工、错峰作业”的方式,最大限度减少对正常诊疗活动的影响。例如,在门诊楼施工阶段,优先安排夜间和节假日进行设备吊装与井道改造;住院部则通过临时通道引导和增加导医人员,确保患者出入顺畅。
值得一提的是,该项目在设计阶段充分融入了“智慧医院”理念。所有新装电梯均接入医院物联网平台,实现远程监控、故障预警和能耗管理。管理人员可通过后台实时掌握每台电梯的运行状态、使用频率及维保记录,做到精准运维。同时,电梯内部配备高清显示屏,滚动播放健康宣教视频、科室导航信息及应急指引,进一步提升服务智能化水平。
2024年5月上旬,随着最后一台电梯完成调试并通过郑州市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的验收,整个项目顺利竣工并正式投入使用。验收结果显示,所有电梯均符合国家安全标准,运行平稳、响应迅速、噪声控制良好,得到了医护人员和患者的一致好评。一位刚做完检查的老年患者表示:“以前坐电梯要等好久,现在不仅快,还有扶手和语音提醒,对我们老年人特别友好。”
项目的圆满完成,不仅是硬件设施的升级,更是新密市中医院践行“以患者为中心”服务理念的具体体现。医院负责人在项目总结会上指出:“医疗质量的提升离不开基础设施的支撑。这次电梯改造虽然看似是‘小工程’,实则是关乎患者安全、医护效率和医院形象的‘大民生’。”未来,医院还将持续推进智慧化、人性化建设,计划引入更多智能化设备,打造更加舒适、便捷、高效的就医环境。
从签约到完工,短短五个月时间,新密市中医院电梯项目高效推进、如期交付,展现了政府支持、企业协作与医院管理三方合力的强大效能。这一成果也为其他基层医疗机构的基础设施改造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随着城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像这样聚焦细节、回应民需的“微更新”,正在成为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坚实基础。
可以预见,随着新电梯系统的全面启用,新密市中医院的服务承载能力将显著增强,为更多群众提供安全、便捷、有温度的中医药健康服务。而这一项目的成功实施,也再次证明:在现代医院管理中,每一个细微处的改善,都可能带来整体服务质量的飞跃。

Copyright © 2002-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