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老旧小区的基础设施老化问题日益凸显,尤其是居民上下楼难的问题,成为许多老年人和行动不便者日常生活中的“心头病”。在河南省郑州市新密市,这一难题正在逐步得到缓解。截至目前,全市已有8部老旧住宅楼加装电梯项目顺利完工并投入使用,切实解决了居民“爬楼难”的困扰,提升了群众的生活幸福感和获得感。
新密市作为郑州下辖的重要县级市,拥有大量建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多层住宅小区。这些小区居住环境良好,配套设施相对齐全,但由于建设年代较早,多数楼宇未配备电梯,给高层住户、特别是老年群体带来了极大的生活不便。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剧,加装电梯已成为改善民生、提升居住品质的一项紧迫任务。
为破解这一难题,新密市政府高度重视,将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列为年度重点民生工程之一。自2021年起,相关部门陆续出台《新密市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工作实施方案》,明确政策支持、资金补贴、审批流程和实施路径,推动加装电梯工作有序开展。根据政策,符合条件的加装项目可享受每台最高15万元的财政补贴,极大减轻了居民的经济负担。
在实际推进过程中,新密市坚持“政府引导、居民自愿、因地制宜、稳妥推进”的原则。街道办、社区居委会充分发挥基层治理作用,组织召开居民协商会,充分听取业主意见,协调解决低层住户与高层住户之间的利益诉求矛盾。例如,在青屏街办事处某小区,加装电梯初期曾因采光、噪音等问题引发部分居民反对。通过社区多次上门沟通、组织技术单位现场讲解方案、公开透明比选施工企业等方式,最终达成共识,顺利开工。
技术层面,新密市采用模块化、装配式电梯安装技术,最大限度减少对原有建筑结构的影响,缩短施工周期。以已完工的新华路街道某小区为例,整部电梯从基础施工到正式运行仅用时45天,期间未对居民正常生活造成明显干扰。电梯选用节能型曳引机和智能控制系统,具备人脸识别、语音提示、紧急呼叫等功能,兼顾安全性与便捷性。
更令人欣喜的是,随着首批8部电梯的成功投用,越来越多的小区居民开始主动咨询加装事宜。目前,全市已有超过30个小区进入前期调研或方案设计阶段,部分项目已进入公示和审批环节。一些已完成加装的小区还自发成立了“电梯管理小组”,制定使用公约,负责日常维护和费用分摊,形成了良好的自治机制。
值得一提的是,新密市在推进加装电梯过程中,注重与老旧小区改造整体规划相衔接。在实施电梯加装的同时,同步推进外墙保温、管线入地、绿化提升、停车位优化等配套工程,实现“一揽子”改造,全面提升小区人居环境质量。这种“综合改一次、长久少烦恼”的模式,赢得了居民广泛好评。
当然,加装电梯工作仍面临一些挑战。比如,部分老楼结构复杂、空间受限,难以找到合适安装位置;个别小区业主意见难以统一,协商成本较高;后期运维资金如何长效保障等问题也需要持续探索。对此,新密市正着手建立“加装电梯专家库”,提供免费技术咨询,并试点引入第三方服务机构参与协调与管理,力求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模式。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8部电梯虽小,却承载着无数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它们不仅是一座座垂直的“幸福通道”,更是城市温度与治理能力的体现。未来,随着政策体系不断完善、居民共识逐步凝聚,相信会有更多“悬空老人”走出家门、拥抱阳光。新密市也将继续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扎实推进城市更新行动,让更多老旧小区焕发新生,让市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更有品质的城市生活。

Copyright © 2002-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