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密矿区办事处传来好消息:其辖区内1部老旧住宅加装电梯项目顺利完成技术调试,并正式通过各项验收标准,标志着该区域在推进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居民生活质量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这一工程不仅解决了长期困扰居民的“上下楼难”问题,更成为城市更新与民生改善深度融合的典范。
新密矿区办事处所辖小区多为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建设的职工住宅区,建筑年代久远,基础设施老化,尤其对于老年人和行动不便者而言,爬楼梯已成为日常生活的一大负担。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日益明显,居民对加装电梯的呼声愈发强烈。为此,办事处高度重视,将加装电梯列为年度重点民生工程之一,成立专项工作小组,统筹协调设计、施工、审批及群众沟通等各个环节。
此次完成加装并调试达标的电梯位于矿区办事处某家属院3号楼,该楼共7层,居住着近40户居民,其中60岁以上老人占比超过40%。由于楼层较高且无电梯,部分高龄老人常年难以下楼,生活极为不便。在充分听取居民意见的基础上,办事处联合住建、规划、市场监管等多个部门,经过多次实地勘察、方案比选和技术论证,最终确定采用外挂式钢结构井道、无机房曳引驱动电梯的设计方案。该方案既最大限度减少了对原有建筑结构的影响,又兼顾了安全性和美观性,得到了大多数住户的认可。
在施工过程中,项目团队始终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从基础开挖到钢结构安装,再到电梯设备吊装与电气系统布线,每一道工序都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技术规范执行。特别是在地质条件复杂、施工空间受限的情况下,施工单位采取分段作业、夜间运输材料等方式,最大限度减少对居民正常生活的影响。同时,办事处安排专人驻点监督,确保施工安全和进度可控。
最为核心的环节是电梯安装完成后的技术调试。调试工作由具备资质的专业技术人员负责,涵盖运行平稳性测试、紧急制动响应、门系统联动、五方通话系统、超载保护、断电应急救援等多项内容。经过连续72小时的满负荷试运行,电梯各项性能指标均达到或优于国家标准。经第三方检测机构现场评估,确认该电梯符合《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GB 7588)及相关验收要求,顺利取得使用登记证,具备正式投入使用条件。
值得一提的是,在整个项目推进过程中,群众参与贯穿始终。前期,办事处组织召开多轮居民协商会,就资金分摊、施工方案、后期维保等问题广泛征求意见,最终形成了“政府补贴+居民自筹+企业让利”的多元化筹资模式,有效缓解了居民经济压力。其中,市级财政给予每台电梯一定额度的奖补资金,街道配套支持部分费用,剩余部分由住户按楼层差异化分摊,实现了公平与效率的统一。
电梯投入使用后,居民反响热烈。一位年近八旬的老住户激动地说:“以前买菜上楼要歇三回,现在一键直达,真是太方便了!”不少子女也表示,父母出行便利了,家庭探望频率明显增加,亲情联系更加紧密。这不仅是一项基础设施的升级,更是社区温度的体现。
此外,为保障电梯长期安全稳定运行,办事处已牵头建立“社区监管+专业维保+居民监督”的三位一体运维机制。电梯内张贴了清晰的操作指南和应急联系方式,定期开展安全知识宣传,并设立专项维修基金,确保后续维护有保障、责任可追溯。
新密矿区办事处1部加装电梯的成功实践,不仅破解了老旧小区“悬空老人”的出行难题,也为全市乃至全省类似项目的推广积累了宝贵经验。下一步,办事处将以此次项目为样板,继续摸排辖区内符合条件的楼栋,科学规划、分类施策,稳步推进更多电梯加装工程,让更多居民享受到城市发展带来的便利与温暖。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一部电梯,承载的是千家万户的期盼,折射的是城市治理的温度。随着一项项惠民举措落地生根,新密矿区正悄然焕发新的生机,书写着新时代宜居宜业的美好篇章。

Copyright © 2002-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