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密市中医院作为当地重要的医疗单位,长期以来致力于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和患者就医体验。随着医院业务的不断扩展和就诊人数的逐年增加,原有的基础设施已逐渐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医疗需求。尤其是在住院部与门诊楼之间的垂直交通方面,由于缺乏现代化电梯设备,患者、家属及医护人员在楼层间往返时面临诸多不便,尤其对老年患者、术后康复者以及行动不便人群造成了较大困扰。为切实解决这一问题,新密市中医院于今年年初正式启动了电梯安装工程,旨在优化院内动线、提升服务效率、改善整体就医环境。
此次电梯安装项目是医院近年来重点推进的基础设施升级工程之一,涵盖住院大楼主楼及附属医技楼等多个区域。项目从前期规划、方案设计到施工建设,均严格按照国家特种设备安全规范执行,并充分结合医院实际使用需求,选用了具备高载重能力、运行平稳、节能降噪的医用电梯设备。电梯不仅具备消防联动功能,还配备了无障碍操作面板、语音提示系统以及紧急呼叫装置,确保在各类突发情况下仍能保障人员安全通行。
在整个项目推进过程中,一位关键人物始终坚守一线、全程跟进——他就是项目负责人于超峰。作为医院后勤保障科的技术骨干,于超峰自项目立项之初便主动请缨,承担起协调各方资源、监督施工进度、把控工程质量的重任。他不仅熟悉建筑机电系统,更对医疗流程有深入理解,能够精准把握电梯布局与医院功能分区之间的匹配关系。从选址勘察、图纸会审,到设备进场、安装调试,每一个环节他都亲力亲为,确保工程按计划稳步推进。
在施工期间,医院仍需正常运转,这对施工组织提出了极高要求。于超峰多次组织召开协调会议,与施工方、监理单位、电梯厂家及临床科室代表共同商讨施工时间安排,最大限度减少对患者诊疗活动的影响。例如,在患者流量高峰时段暂停高空作业,夜间进行设备吊装,同时设置临时通道和安全警示标识,保障人员通行安全。他还主动走访各科室,收集医护人员对电梯位置、开门方向、候梯时间等方面的意见,并及时反馈给设计团队进行优化调整。
值得一提的是,在电梯设备选型阶段,于超峰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主张采用双侧开门设计,便于病床推车进出;同时建议增加轿厢照明亮度和防滑地板材质,提升使用舒适性与安全性。他的专业建议最终被采纳,得到了院领导和职工的一致认可。此外,他还全程参与电梯的验收测试工作,包括满载运行试验、断电应急平层测试、五方对讲系统调试等,确保所有技术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和医院使用要求。
经过近六个月的紧张施工,电梯安装工程于近日顺利完工并通过郑州市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的全面验收。目前,三台全新医用电梯已正式投入试运行,运行状态稳定,响应迅速,极大缓解了高层病房与门诊之间的交通压力。许多患者和家属在首次使用后纷纷表示:“现在上楼再也不用爬得气喘吁吁了”“推着轮椅也能轻松上下,真是太方便了”。
这一惠民举措的背后,离不开像于超峰这样默默奉献的基层工作者。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责任与担当。面对采访,他只是谦逊地表示:“这都是分内的事。只要能让患者少走一步路、少一份辛苦,我们的努力就值得。”朴实的话语背后,是对岗位的敬畏和对患者的深情。
新密市中医院电梯的顺利启用,不仅是硬件设施的升级,更是医院人文关怀理念的具体体现。它标志着医院在智慧化、人性化服务道路上迈出了坚实一步。未来,医院还将继续推进智能化导诊系统、无障碍环境改造等一系列便民工程,全面提升综合服务能力。而于超峰和他的同事们,也将继续奋战在后勤保障的第一线,用专业与热忱守护每一位患者的健康之路。
可以预见,随着更多基础设施的完善,新密市中医院将为辖区居民提供更加高效、便捷、温暖的医疗服务,真正实现“让群众看病更舒心”的庄严承诺。

Copyright © 2002-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