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已成为提升居民生活质量、改善人居环境的重要举措。在河南省郑州市新密市,一项关乎民生福祉的工程——老旧小区加装电梯项目顺利完工,并迎来了财政补贴15万元的正式兑现,标志着当地在推进城市更新和适老化改造方面迈出了坚实一步。
新密市作为郑州下辖的县级市,拥有大量建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住宅小区。这些小区建筑年代久远,基础设施陈旧,尤其对于居住在高层的老年人而言,上下楼成为日常生活中的一大难题。许多老人因腿脚不便,长期“蜗居”家中,严重影响了生活质量和社会参与度。为此,加装电梯成为居民呼声最高、最迫切的民生需求之一。
为回应群众关切,新密市政府将老旧小区加装电梯纳入年度重点民生工程,制定出台了《新密市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实施方案》,明确政策支持、审批流程和资金补贴标准。根据政策规定,对符合条件的加装电梯项目,市财政给予每台最高15万元的补贴,极大减轻了居民的经济负担。
位于新密市城区的某老旧小区是此次加装电梯的试点之一。该小区共6栋住宅楼,居民以中老年人为主。在街道办、社区居委会的组织协调下,居民代表多次召开议事会,就电梯选址、资金分摊、施工方案等问题进行充分协商,最终达成一致意见。经过公开招标,选定具备资质的施工单位进场施工。整个过程严格按照规划审批、结构安全评估、公示公告等程序推进,确保工程合法合规、安全有序。
今年年初,该项目正式开工,历时四个多月,六部电梯全部安装调试完毕并投入使用。崭新的电梯外观整洁,运行平稳,配备了无障碍按钮、紧急呼叫系统等人性化设施,极大方便了居民尤其是老年群体的出行。“以前上五楼要歇两回,现在按个键就到了,真是做梦都没想到!”一位年逾七旬的住户激动地说。
更令人欣慰的是,在项目竣工并通过验收后,新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迅速启动财政补贴拨付程序。经审核确认,该项目符合补贴条件,15万元财政资金已于近日全额拨付至项目实施单位账户。这笔资金主要用于弥补居民自筹部分的资金缺口,进一步提升了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财政补贴的及时兑现,不仅体现了政府对民生工程的高度重视,也增强了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积极性。据社区负责人介绍,自电梯加装成功以来,邻里关系更加融洽,居民对其他改造项目如外墙保温、停车位优化、绿化提升等也表现出更高的参与热情。
值得一提的是,新密市在推进加装电梯过程中,注重制度创新与服务优化。一方面,设立“一站式”服务窗口,简化审批流程,实现从申请到验收的全流程跟踪;另一方面,建立“政府引导、居民主体、社会参与”的多元筹资机制,鼓励产权单位、物业服务企业共同出资,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局面。
此外,为保障电梯后期运维安全,新密市还推动建立长效管理机制。每部电梯均配备专业维保公司定期检修,并由业主共同推选管理小组负责日常监督,相关费用通过物业费或专项基金列支,确保电梯“有人用、有人管、有保障”。
目前,新密市已有十余个老旧小区完成或正在推进电梯加装工作,累计惠及居民上千户。下一步,市政府计划扩大试点范围,探索整片区连片改造模式,力争在未来三年内实现符合条件的老旧小区应装尽装。
老旧小区加装电梯,看似是一项具体的建设工程,实则承载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15万元的财政补贴,不仅是资金的支持,更是政策温度的体现。它让“悬空老人”不再望楼兴叹,让老旧小区焕发新生机,也让城市更新的脚步更加温暖而坚实。
可以预见,随着更多类似项目的落地实施,新密市的城市功能将不断完善,居民幸福感将持续提升。而这背后,是政府担当、社会协同与群众参与的良性互动,是中国基层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的生动缩影。

Copyright © 2002-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