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既有住宅加装电梯成为提升居民生活质量、改善居住环境的重要民生工程。在这一背景下,新密市积极推进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工作,截至目前,已顺利完成8部电梯的安装,并通过联合验收流程,实现了从申报到投用的高效闭环管理,赢得了广大居民的一致好评。
新密市作为河南省重要的县级市,辖区内大量老旧小区建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建筑多为6层左右的无电梯住宅。随着居民年龄结构的变化,高层住户尤其是老年人出行难的问题日益突出。为此,市政府高度重视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工作,将其纳入年度重点民生实事项目,制定专项实施方案,明确责任分工,强化政策支持,推动项目落地见效。
在政策引导方面,新密市出台了《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实施办法》,明确了申请条件、审批流程、资金补贴标准及后期运维机制。居民可按照“业主自愿、政府引导、因地制宜、保障安全”的原则提出加装申请。政府对符合条件的项目给予每台最高15万元的财政补贴,并简化审批手续,实行“一站式”服务,极大降低了居民参与门槛。
此次完成的8部加装电梯分布在城区多个老旧小区,涵盖不同楼型和住户结构。以新华路街道某小区为例,该楼栋共6层,住户中有近半数为60岁以上老人。过去,上下楼成为日常生活的“难题”,尤其在搬运重物、突发疾病送医等情况下尤为不便。加装电梯后,居民纷纷感慨:“终于不用爬楼了,买菜、看病都方便多了。”
为确保工程质量与施工安全,新密市建立了由住建、市场监管、消防、电力、城管等多部门组成的联合工作机制。在项目推进过程中,各部门协同配合,提前介入设计审查,严格把控施工方案,定期开展现场巡查,及时发现并整改安全隐患。同时,引入第三方检测机构对电梯设备进行全过程质量监督,确保每一台电梯都符合国家技术标准和安全规范。
值得一提的是,新密市在验收环节创新推行“联合验收”模式,改变了以往各部门分头验收、耗时较长的传统做法。在电梯安装完成后,由市住建局牵头组织相关部门一次性集中踏勘,同步完成规划、消防、特种设备、电力接入等多项验收内容。整个流程压缩至5个工作日内,较以往缩短近70%,显著提升了办事效率。
“以前听说加装电梯要跑好几个部门,至少得一个月才能用上,没想到我们这个项目从提交申请到拿到使用许可只用了不到三个月。”一位参与加装的业主代表表示,“政府不仅帮我们协调邻里意见,还安排专人跟踪服务,真正做到了为民办实事。”
高效的背后是制度的优化和服务的升级。新密市依托政务服务平台,开发了加装电梯线上申报系统,居民可通过手机端提交材料、查询进度、反馈问题,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同时,设立专项服务窗口,配备专职联络员,提供政策咨询、技术指导和矛盾调解服务,有效化解了因出资比例、采光通风等问题引发的邻里纠纷。
此外,为保障电梯长期稳定运行,新密市还建立了“建设—使用—维护”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鼓励小区业委会或物业公司统一管理,明确维保单位责任,落实定期检验制度,并将电梯运行数据接入智慧社区平台,实现实时监控和故障预警。
目前,已完成的8部电梯均顺利投入使用,运行平稳,日均服务居民超千人次。下一步,新密市计划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试点范围,优先推进老年人口密集、加装意愿强烈的小区项目,力争年内再完成15部以上电梯加装任务。
既有住宅加装电梯,看似是一项工程建设,实则关乎千家万户的幸福指数。新密市通过政策支持、机制创新和高效服务,走出了一条可复制、可推广的民生工程实施路径。这不仅是城市更新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基层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生动体现。未来,随着更多电梯的落地,老楼将迎来“一键直达”的新时代,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也将持续提升。

Copyright © 2002-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