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文旅产业的蓬勃发展,各地纷纷探索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的新路径。在河南省郑州市新密市,一个集文化展示、旅游体验与城市形象提升于一体的综合性文旅示范项目正稳步推进。该项目以弘扬中原文化为核心,融合现代科技与生态理念,致力于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文旅新地标。近日,该项目中的关键组成部分——电梯工程展厅空间配套已全面完成,标志着项目建设迈入新的阶段。
作为整个文旅项目的重要交通枢纽与功能节点,电梯工程不仅承担着垂直交通的功能,更被赋予了展示地域文化、提升游客体验的多重使命。此次完成的电梯工程展厅空间,位于项目核心区域,连接地上文化展区与地下多功能体验区,是游客进入沉浸式文旅场景的第一站。其设计充分考虑了人流疏导、空间美学与文化表达的协调统一,通过巧妙的空间布局与先进的技术应用,实现了功能性与艺术性的高度融合。
展厅空间整体采用开放式结构,顶部采用流线型金属网架与透光材料结合的设计,营造出轻盈通透的视觉效果。自然光透过顶部天窗洒落,与室内柔和的灯光系统交相辉映,形成层次丰富的光影氛围。墙面装饰融入了新密地区特有的历史文化元素,如黄帝文化、密玉工艺、打虎亭汉墓壁画等,通过浮雕、投影与互动屏幕等多种形式呈现,使游客在等候或乘坐电梯的过程中,便能感受到浓厚的文化气息。
电梯系统本身也极具科技感与人性化设计。项目采用了国内领先的智能群控电梯系统,配备人脸识别、语音导览与实时信息推送功能,确保高峰时段的高效运行与安全通行。电梯轿厢内部采用全景玻璃设计,配合动态影像播放系统,可随楼层变化展示不同主题的文化内容,如“寻根黄帝故里”“探秘伏羲山”“品味密瓷之美”等,实现“移动中的文化之旅”。这种创新性的设计理念,打破了传统电梯单一的运输功能,使其成为文化传播的流动载体。
在施工过程中,项目团队克服了地质复杂、空间受限等诸多技术难题,特别是在地下结构施工阶段,采用了精密的支护技术和静音作业方案,最大限度减少了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同时,为确保展厅空间的艺术效果与使用耐久性,所有材料均选用环保、防火、防潮的高性能建材,并通过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进行全过程模拟与优化,确保每一个细节精准落地。
值得一提的是,电梯工程展厅不仅是交通节点,更被规划为一个多功能公共文化空间。未来,这里将定期举办小型艺术展览、非遗技艺展演、文化讲座等活动,吸引市民与游客驻足参与。项目运营方还计划引入AR增强现实技术,游客可通过手机或专用设备扫描特定标识,触发虚拟导览或历史场景重现,进一步提升互动性与趣味性。
该文旅示范项目的整体建设进度目前已完成约75%,电梯工程展厅的顺利完工为后续的文化布展、智能化系统调试及试运营奠定了坚实基础。据项目负责人介绍,整个文旅示范区预计将于明年上半年正式对外开放,届时将涵盖文化展览、研学教育、休闲娱乐、夜间光影秀等多个板块,年接待能力可达百万人次以上。
郑州新密文旅示范项目电梯工程展厅空间的建成,不仅体现了现代城市建设中对功能与美学并重的追求,更彰显了地方文化自信与创新发展的决心。它不仅仅是一个物理空间的完成,更是城市文脉延续与时代精神交融的象征。随着项目全面投入运营,这一融合历史底蕴与现代科技的文化新地标,必将成为中原地区文旅融合发展的典范之作,为推动区域经济转型升级注入强劲动力。

Copyright © 2002-2024